顛覆Z世代新科系

未來大學趨勢? 這些系和你想的不一樣

導言

隨著世代變遷,教育體制不斷變化,九年級生正面對108新課綱、以及明年將實施的新型學測,或是已經踏入大學學殿,尋覓未來的方向。不少高三畢業生會參考熱門科系填寫志願,而大學端因應少子化和順應潮流,科系一再更迭。

究竟1990年代末葉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的「Z世代」,教育趨勢是什麼、與過往有哪些不同?歷年來的熱門科系代表的是下一個明星產業抑或化為泡沫,聯合新聞網帶讀者一一揭開。

那些年科系霸主

每當學測、指考放榜時,許多考生對如何選填大學科系相當苦惱,除了考量個人興趣、分數落點及父母意見外,也會將未來的職涯發展、薪資高低等列入考慮,事實上,每個世代學生所選填的科系,大致反應出當年產業趨勢。翻開教育部科系就讀人數的數據,我們從96學年至109學年間的各學門學生消長數發現端倪,歷學年皆以「工程及工程業」「商業及管理」穩居熱門學門前一、二名,不過隨著社會變動,熱門科系也出現變化。

Made with Flourish

▎96~105學年科系霸主:工程及工程業學門


台灣的電子資訊工業發展興盛,在96至105學年間,吸引許多理工學生就讀,長期穩居熱門領域第一名,但近年學生就讀人數下降。

▎商業及管理學門急起直追 成為106~109學年科系霸主


金融、會計稅務、國際貿易、行銷等商管科系人數從106學年追上,成為最熱門學門。

▎100學年餐飲民生學門從第5名→第3名 106學年藝術學門從第9名→第5名


由於政府大力推動觀光、文創事業,連動影響學生選填志願的方向,餐飲觀光類科系如旅館及餐飲、美髮美容、運動休閒等「軟」科系吸引許多人就讀。而藝術學門如視覺藝術、時尚設計、表演藝術、哲學及歷史等,學生總人數也有增長。

Made with Flourish

不過,歷年影響各學門人數消長的因素有很多種,除了和上述所提的政策、產業因素有關之外,也受少子化影響,另外,單一學校的科系更名、師資變動也連帶會影響學生就讀意願,因此不能完全歸因社會背景,下一個單元,我們從近7年各大學增加或更名什麼科系,來迎合社會趨勢,以另一個角度解讀趨勢。

洞見大學趨勢

每年各個大專院校會做科系檢討,針對一些招生不佳、系名難以表達課程內涵之科系,進行更名、裁撤或科系整併,將系所課程、師資、設備整合一起,使得教學資源可以發揮到最大效益。另外,每年學校也會增設數十個科系,這些新科系不一定是所謂的「熱門科系」,而是代表該校看好某個領域、產業的未來前景

根據教育部高教司資料,從104至110學年共7年間,全台各大學院校共增設46個新科系、更名81個科系,從各學校的新增更名的兩種調整科系方式,我們可以看出不一樣的趨勢。

▎各大學7年增46個科系 每年新增數遞減



Infogram

從各學校新增科系部分來看,104學年增10科系、105學年增5科系,直到110學年僅有增設3科系,各學校創設科系有遞減趨勢,最主要原因是少子化導致生源減少,被各大學認為是「最嚴苛的考驗」。

▎新增醫藥、工程類科系最多 資訊通訊類崛起


按教育部所劃分的科系所屬學門,新增的46個科系共分布於16個學門,其中「醫藥衛生學門」占比最大,共新增15個科系;其次為「工程及工程業學門」,有7個相關科系被增設,而「藝術學門」則為第三多,有4科科系誕生。

Made with Flourish

在46科新增科系中,新增科系最多的是「學士後護理學系」。另外「醫學工程學系」、「生醫科學與工程系」雖被歸納在工程及工程業學門,其亦與醫藥衛生相關,有「跨領域特性」,由此可看出,近年來校方調整醫護相關科系的情形相當頻繁。值得注意的是,「資訊通訊科技學門」從108學年才開始有新增科系的現象,且皆為「人工智慧學系」。

▎大學求生存 7年間81個科系更名


不少學校會「修改科系名稱」以吸引學生就讀,從104到110學年,除了106學年外,每學年的大學「更名科系」比新增科系的數量還多,可見科系更名是目前大學趨勢之一。另外,再根據高教司公布的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在81個科系中,私校比國立的科系更名數數遠遠來得多,是歷年普遍現象,以107年學年來說,當年國立大學幾乎沒科系更名,但私立學校有整整10個科系更名。

此外,更名的科系散布在18種學門,文科、理科皆有,其中商業及管理學門有高達12個科系更名,像是將國際貿易系改成國際企業貿易系、財政稅務系改成理財與稅務規劃系、保險系改成風險管理與保險系。

其次是工程及工程業學門,有9科系更名,例如將通訊工程系改成智慧網路科技系、光電系改為光電科學與工程系、生物資訊系改為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系。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同樣也有9科系更名,像是將娛樂事業管理系更名為國際傳媒與娛樂管理系、健康餐飲暨產業管理系改為健康產業科技管理系、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改為旅遊與休閒系。

Made with Flourish

更名的科系中也有一些熱門關鍵字被重複使用,在原科系名稱加入「科技」、「科學」、「醫學」、「大數據」、「數位」等詞彙,如健康數位科技系、光電科學系、資料科學系、生物醫學系、資料科學與大數據分析系、數位媒體設計系等,與新世代的趨勢呈現相關。

科系翻轉驚奇多

▎迎接AI世代:人工智慧、自動車、無人機


人工智慧世代來臨,近年有超過10所大學增設AI相關系所、學程,包括成功大學、暨南國際大學皆有開設「人工智慧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淡江大學也增設人工智慧系。淡江大學工學院院長李宗翰表示,人工智慧系「首屆報名就被秒殺」,相當熱門,希望學生聚焦學習物聯網、數據科學、雲端計算等其中一個領域,並鼓勵「跨領域學習」,例如結合商管、文創,協助產出AR、VR等作品。

從技職教育體系來看,工科起家的聖約翰科技大學,109學年度開設全英語授課的人工智慧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培育綠能、智慧、健康跨領域應用的AI人才。而敏實科技大學109學年增設智慧製造工程系、智慧車輛與能源系,校方指出,世界各大車廠都在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未來會愈來愈普及,可惜的是,台灣沒有一個專門培育電動汽車人才的車輛科系,未來人才勢必很缺,該校智慧車系的課程領域「跨很大」,要學軟體、AI、電機等,跳脫「黑手」形象,全用自動化電腦設備找問題。

近年無人機也被大量運用,從地方政府到民間單位,用途廣泛成為一門專業,甚至有無人機證照考試,今年東京奧運開幕式亦有應用。不少大專校院相繼開辦無人機科系或課程,長榮大學106學年首創全國第一個無人機應用學士學程;世新大學廣電系則開設無人機空拍影視創作課程;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進行跨域結合,綜合農業與無人機、AI技術,分析農田相關資訊並噴灑農藥;金門大學今年更是開設無人機科技執法課程。

產學界對AI人才需求殷切,多所大學增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圖/聖約翰科大提供
產學界對AI人才需求殷切,多所大學增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圖/聖約翰科大提供

▎適應後疫情生活:電子商務、網路行銷、數位設計


隨著雲端運算、物聯網、AI、大數據等技術日益成熟,台灣電子商務市場蓬勃成展,各家企業競相投入,加上2020年至2021年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產業表現亮眼,使得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有學校看好此產業趨勢,開設相關課程培養人才,以東海大學資訊管理系為例,其分別成立「物聯網與大數據應用」與「數位行銷與電子商務應用」組別,幫助學生在電商潮流站穩腳步。

電子商務領域很廣泛,有行動支付、金融科技、資訊管理、網路社群行銷等,據Cheers快樂工作人報導,一般大學的電商課程涵蓋一個人網購的所有流程,以「電商通才」方向培養,而科大注重「網路行銷」環節,因為網路行銷是電商主戰場,如何吸引目標客戶的眼球,是重要課題之一。政大資管系教授尚孝純表示,學生跨足電商要強化數據解讀能力,並將見解應用於企業產品上,另外,學生在校園中得先打好程式設計、基礎概論等基本功,也要培養對商業趨勢的敏銳力,進入電商領域並非難事。

電商人才需必備數據解讀及應用創新的能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商人才需必備數據解讀及應用創新的能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智慧醫療趨勢:健康照護、遠距醫療、線上看診


新冠疫情加速醫療數位轉型,各界對於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需求迫切,隨著AI、5G等應用技術突破,精準健康產業將是全球、也是台灣未來五至十年產業發展重點。另外,未來醫院要面對高齡化社會及其家庭、多重複雜的照護需求,也需要更為精準及整合型健康資訊等,這些領域都與智慧醫療息息相關。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交通大學林奇宏直言,受疫情、科技影響,醫科與其他產業整合已來到一個轉捩點,學生若往智慧醫療領域發展,需具備跨領域學習能力,同時理解及英文能力也相當重要。

近年各大學積極整合醫科和資訊科系,義守大學2021年8月通過教育部核定新設「醫學科技學院」,此學院結合智慧科技與健康醫療,希望從現今趨勢掌握未來醫療科技發展先機。而清華大學則成立「智慧生醫」及「精準醫療」2個博士學位學程,清大副校長陳信文透露,許多醫生升上主治或執業數年後勇敢跨域學習,來清大攻讀博碩士,鑽研AI、大數據、奈米醫材、快篩試片、標靶藥物等。

近來很多大學整合醫學+工程學門,培育智慧醫療產業新兵。圖/新竹馬偕提供
近來很多大學整合醫學+工程學門,培育智慧醫療產業新兵。圖/新竹馬偕提供

▎多元學習打破傳統框架:跨領域、不分系正夯


隨著時代快速變化,單一科系與專業已不足以因應產業迅速變動的挑戰,多元跨域能力才能跟上社會,大專院校的跨域管道除了雙主修、輔系、第二專長以外,還有「跨領域學分學程」。跨領域學分學程是一種「專案型」的跨院系組合課程,有方向的規劃符合產業需求,打開不同的專業視野。台大今年7月底獲教育部審核通過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計劃案,預計111學年度上路,該計畫特色之一是學生可以突破科系限制,自組必修學分,跨領域學習。

呼應跨領域的趨勢,多所大學搶辦「不分系」,像是陽明交大合校後將「大一大二不分系」獨立為一學院,前兩年規畫學生的基礎研究功力,大三後可分流選擇藥學、物理治療、應用化學等11個熱門科系域,讓學生培養多元能力,掌握「跨界力」。中正大學和東華大學也拚111學年招收首屆大一到大四不分系學生。

不過,也有大學主管指出不分系立意佳、實際操作上有難度,反其道而行「轉合為分」,銘傳大學2004年推動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十年後發現院內有些科系熱門、有些冷門,無法讓每個學生選擇第一志願,影響受教權,最後又拆分回新聞、廣電、廣告、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四系至今。

東華大學拚111學年招收首屆大一到大四不分系學生。圖/東華大學提供
東華大學拚111學年招收首屆大一到大四不分系學生。圖/東華大學提供

新興科系學什麼

因應社會以及產業的變動,大學有不少新增設的系所,統整剛成立不久以及近幾年的新科系,聯合新聞網專訪全台Z世代的5位太空系、人工智慧系、智慧機器人系、資傳動畫系學生,探尋這些新興科系的面貌。

▎專訪/考中央太空系被勸重考!她連拿書卷獎:專注成為自己更重要


周徽徽(圖中)參加國際太空站太空實驗設計競賽。圖/周徽徽提供
周徽徽(圖中)參加國際太空站太空實驗設計競賽。圖/周徽徽提供

雖然太空領域與人類生活較遠,但隨著我國自製福衛五號、福衛七號升空,許多學生透過時事了解太空領域,因而產生興趣。中央大學去年增設全台唯一的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簡稱太空系),109學年收滿30名學生,堪稱是第一屆「太空人」。

到底太空系在學什麼?是什麼原因讓學生願意報考太空系?專訪其中一名學生周徽徽,透過學生的說法一探究竟。

》》看專訪內容

▎專訪/解剖課、寫程式通通有!她曝讀長庚人工智慧學程「1能力」要強


目前就讀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的廖采葳,是該系首屆學生。圖/廖采葳提供
目前就讀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二年級的廖采葳,是該系首屆學生。圖/廖采葳提供

近年人工智慧(AI)應用技術發展漸趨成熟,深入日常生活的大小角落,如何培養AI人才儼然成為學校重要課題。其中,長庚大學除了將「AI概論」納為所有新生必修課外,109學年更新設「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

「妳有沒有要做機器人?」是長庚首屆人工智慧學士學位學程學生、今年升大二的廖采葳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事實上,該學系課程廣泛、多元,學生不僅要修讀工程相關課程,甚至要進生物實驗室,究竟AI學程到底在學什麼?廖采葳親身分享一年多來的AI修練之路。

》》看專訪內容

▎專訪/「不只做兩隻腳走路的機器人」 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系培養專業化人才


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大四學生馮柏勛。圖/馮柏勛提供
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大四學生馮柏勛。圖/馮柏勛提供

隨著科技世代來臨,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在許多不同的領域,協助或取代人類完成各式各樣的工作。國立屏東大學順應時代潮流,於去年(109學年度)設立智慧機器人學系並正式招生,為全台首創的大學部機器人領域專業學系。

屏東大學智慧機器人學系前身為99學年度創設「電腦與智慧型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今年剛升大四馮柏勛經歷由學士學位學程轉變為科系的過程,他認為這領域的學生、老師變多,轉變成系是順其自然的結果。

》》看專訪內容

▎專訪/靜宜大學資訊傳播系動畫、遊戲、網頁設計任你選 得先過程式這魔王關


蕭文芃(左三)、李佩諭(左一)和同學製作專題獲畢業專題競賽獎。圖/蕭文芃提供
蕭文芃(左三)、李佩諭(左一)和同學製作專題獲畢業專題競賽獎。圖/蕭文芃提供

在數位匯流的新時代,因應資訊社會,跨領域的科系也隨之誕生,靜宜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歸屬在資訊學院,學系橫跨「資訊科技」、「傳播媒體」與「設計藝術」三個不同領域。

其中科系如何整合課程、探索多元學習的可能?兩位今年剛畢業、踏入社會的新鮮人蕭文芃與李佩諭,以大學過來人的現身說法來進一步了解新興跨域科系的真實面。

》》看專訪內容

專題製作、採訪/聯合新聞網編輯張瑋珊、李詩敏
專題監製/聯合新聞網編輯劉姎宜、陳蘭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