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

《找溪望‧救水路》幕後花絮

願景工程DNA解密

「找溪望‧救水路」是這樣鍊成的 -
一份調查報導的備忘錄

洪敬浤/聯合報都會社會中心召集人

願景工程「找溪望.救水路」系列專題報導獲得雙首獎,一是今年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另一個是報系的正向改變獎,連得兩個大獎的肯定實在很令人振奮,也是平時在市政新聞中衝來衝去的超補維他命;一次深度的專題報導,讓我的採訪工作變得既有挑戰性,也很有意義。

記得有一天,都會中心的帥哥組長鄭朝陽先用LINE丟來一個名為「垂死的水路」調查報導的企畫案,要我先看一看,隨後就打了一通不知講了多久的電話,開啟了這項願景工程。

印象最深刻的題綱是要探討全台被整得面目全非的野溪整治現象,其中還包含我最熟悉的台中綠川、柳川,提及整治後的綠川、柳川雖然光鮮亮麗,過度水泥化的作法卻引發環境生態界的熱議,對一個標榜宜居、生態的城市來說,反成倒退的指標工程,更擔心在中央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同時,被當成中央、地方都要複製的河川整治典範。

燈光美、氣氛佳 但「孔固力」是我們要的嗎?

對台中人而言,柳川、綠川從小就是水面有泡沫、靠近有味道的三面光水溝河,近幾年重新整治後,變成燈光美、氣氛佳的城市景觀河道,更標榜低衝擊、兼顧生態,但放眼所見,這明明是比較「美」的水泥河道,哪來的兼顧生態呢?

柳川、綠川就是願景工程「找溪望.救水路」系列專題報導的起點,在行政院推出的前瞻基礎建設中,就匡列280億要打造這種美美的河川,而政府歷來投入治水的預算,更以數千億元計數,這些錢到底花到哪兒去了?為什麼把越來越多河溪變得越來越「孔固力」?

朝陽組長是資深記者,他是採訪團隊的大腦,為了解開現象背後的這些謎團,他召集新竹郭政芬、台中洪敬浤、余采瀅、南投賴香珊、雲林陳雅玲,把散在各地的中生代夥伴聚集起來,先在台中上課、去台北參加讀書會「打底」,再出發到各地採訪,足跡遍及台東、雲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與新加坡、日本等地。

在籌備過程中,除了綠川、柳川這些都會區的河川整治工程吸引我們注意,全台郊野之間的野溪面貌走樣更是焦點,而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的野溪調查小組,已經實地走訪台東山林之間的四十多條野溪,朝陽組長找來野溪調查小組召集人楊坤城,特別從台東搭火車轉高鐵到台中為記者同仁上課;楊坤城以豐富的簡報、圖片,呈現野溪踏查的結果,一幕幕水泥化的野溪出現在好山好水的台東,違和的畫面讓人相當震驚。

台東野溪踏查前,先在車站吃鐵路便當。
台東野溪踏查前,先在車站吃鐵路便當。

採訪前先上課、組讀書會 深入現場田野調查

透過這次深入淺出的課程,參與專題的同仁一次就了解問題所在,同時有熱烈的問答互動,浮現的各種疑問與解答,也成為我們採訪過程的重要養分。但這還不夠,為了擴大問題層面、掌握更多核心議題,我們也找到關心河溪整治的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桂賢,在台北先進行訪談,再參加「台灣河溪研究網」的讀書會,當晚認識了許多專家學者,包含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總經理、參與前瞻水環境計畫的審查委員黃于玻等人,都成為重要的諮詢對象。

第一場硬仗來了!做好行前的功課之後,我們實地跟著台東野溪調查小組,花了兩天時間去走訪野溪,直擊野溪水泥化的真實面貌,單看一條整治過的河道,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兩天走過七、八條河川,都被整治得很類似時,就看出其中的不正常之處,也對野溪成了階梯式水泥大排的誇張樣貌大感震撼。

接著我們分頭在雲林、台中、南投、新竹等地,實地直擊都會或郊區整治過的河川,比對各地整治的SOP差異,用來對比中央頒布的SOP與地方執行的落差,接著投入比較枯燥、也很重要的公部門與民間團體訪談,釐清許多問題,逐步挖掘河溪整治政策受限於預算、期程、視野與專業整合等困境,造成台灣河川整治趨於單一化、水泥化與去生態化的問題。

踏完整治得「孔固力」的野溪路上,有具被壓扁的食蟹獴屍體,聞到水氣卻找不到路下河。
踏完整治得「孔固力」的野溪路上,有具被壓扁的食蟹獴屍體,聞到水氣卻找不到路下河。

兩天走過八河川 水泥大排大震撼

這是一次很有系統的環境議題學習與操作,不但深入議題本身,對新聞議題、調查報導也比較有清楚的概念,加上真的造成許多正向改變,對執行團隊來說,這趟「願景之旅」都收穫滿滿。「找溪望」除了交出五塊版面、一則數位敘事的成果,對於採訪團隊而言,我們是不同城市的地方記者,從搜集資料、實際採訪、統整素材到完稿呈現,宛如修了一門紮實的專題寫作課程,朝陽組長從搜集資料、思考問題到採訪寫作,以及採訪預算規劃、出國認真工作好好吃飯等,都有了細密而完整的傳承。

這個專題預計要寫5大版的稿量,外加一個多媒體的數位專題,整整需要兩套人馬,最值得敬佩的是數位專題的執行,是由平時做報版的兩位年輕編輯須冠達和葉名軒,結合新媒體中心從零開始學習,在採訪團隊的後援下,彼此熱烈發想、討論,加上厲害的美術人員操刀,一開始以動畫呈現河流樣貌很吸睛,十足展現網頁製作群相當用心,讓這支數位專題一破題就很吸睛。

紙媒新媒大合作 吸睛度破表

還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數位專題也首度嘗試在沒有紙本帶領下,比報版提前一天先行的作法,結果前四天只靠製作群的KOL和群組分享,PV就衝到近十萬,臉書按讚數也破三萬,成績相當不錯,網路上的討論也相當熱烈。

另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報版專題的呈現規畫,一開始就以當今倡議的「建設性新聞學」為指導原則,除了指出各種尺度的河川整治與政策規畫的問題,還走訪國內外找值得借鏡的他山之石,同時提出相關問題的具體解方,設計完整,也是這次能得獎的主因。

在國外採訪案例的篩選上,是執行過程很有挑戰性的環節。為了考慮台灣河溪整治的特性,避免「他山之石根本不適用台灣」的批評,團隊花很多功夫請益各方專家,行前還透過翻譯請教所在國家的學者,才敲定走訪新加坡的加冷河與日本橫濱和泉川、九州柳川及源兵衛川等整治案例,並找到兩地很夠分量的專家學者、規畫設計者到現地分析。

抵達源兵衛川已下午三點,先買超商飯糰囫圇吞下,趁著天還亮趕快採訪拍照。
抵達源兵衛川已下午三點,先買超商飯糰囫圇吞下,趁著天還亮趕快採訪拍照。

借鏡日星 建設性新聞學起步

讓採訪團隊最有感的是能和環境設計者面對面對話,從理念到技術面的操作,直接領會箇中奧妙與問題迎刃而解的過程,好比新加坡加冷河的德籍景觀規畫師Tobias Baur,分享他從小喜歡觀察水的流動與樣態,後來成為師法自然、以科際整合改造環境的景觀規畫師,當自己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大自然的那份喜悅,他就知道「做對了,很值得!」也以此作為環境設計的準則,這一課令人難忘!

坐在經過大改造後的新加坡加冷河岸採訪也心曠神怡。
坐在經過大改造後的新加坡加冷河岸採訪也心曠神怡。

感謝總編輯大方地放出五個版面,讓我們在這個議題上完整論述,也大大加強了監督政府政策的力道。為了宣傳專題與帶動正向改變,我們先後受邀上了網路與廣播媒體,水利署長賴建信為了「找溪望」專題,開了兩場專家座談會,農委會水保局也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打算擴大推動河川工程減法(拆除固床工);在前瞻水環境計畫的後續審查中,加重生態檢核、公民參與與友善環境的設計。

報導的相關回響一路從六月持續到八月中下旬,正向改變相當具體。包括:水利署長賴建信肯定報導找出病灶,並承諾要全面檢討水環境計畫,透過多項措施找回河溪生命力。農委會水保局台東分局首度嘗試拆除野溪出海口3.5公尺高的固床工,為生態找回家的路,若成效好,將推廣到其他溪流。濁水溪秋冬沙塵暴嚴重,「吃飯攪沙」成為居民生活日常,水利署也公告河灘地租用許可多項新措施,如出租河床供農民種西瓜,從3~5年更換一次改成年年更換,加強把關,降低沙塵。

台東碇橋溪出海口原有高3.5公尺的固床工(左,水保局台東分局提供)水保局台東分局降低出海口高壩(右)
台東碇橋溪出海口原有高3.5公尺的固床工(左,水保局台東分局提供)水保局台東分局降低出海口高壩(右)

台東首拆固床工 水利署幫「吃飯攪沙」找解方

台中市、新竹縣、雲林縣等縣市的河溪整治,也紛紛回應本報報導,重新調整設計,像開啟這波都市水岸復興運動的台中市水利局,在柳川二期的工程設計中,提出「都市新荒野」的設計概念,更在後續河川整治計畫中,融入復育生態的基因。後續除了水利署要實地踏勘、組跨部會小組巡迴查核外,民間團體也要辦工作坊、走讀溪流等河動擴大影響面,近期更有學者出面在臉書成立「台灣河溪網」,長期監督水環境計畫。

特別的是,水利署主動邀請本報執行團隊參加座談會,分享報導所見所聞和建議,希望從中蒐集更完整的建議,不漏失每一個環節,座談會另有一場是專家學者和NGO代表與水利署對話,開啟報系願景工程推動正向改變的新模式。

願景工作室的支持,讓散落在各處的河溪整治議題,得以有脈絡、系統的串連起來。聯合報優良的傳承與團隊氛圍,讓我們這群記者有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地方中心大家庭的團隊合作,讓跨區採訪的我們放下手上的路線,得以無後顧之憂的投入專題。要真心說一聲:謝謝!

走在源兵衛川上,水清草綠,還有飛鳥掠過,撫慰了焦躁的心。
走在源兵衛川上,水清草綠,還有飛鳥掠過,撫慰了焦躁的心。

走過死亡廊道 別讓「整治」變「整死」

郭政芬/都會社會中心新竹駐地記者

水泥化的野溪,在七、八年級生眼中見怪不怪,這是生活的模樣,剛開始聽到組長鄭朝陽提及,老實說「腦海一片空白」,直到他說「先來聽荒野演講」,聆聽荒野野溪調查小組的觀察與研究,那次,滿滿的筆記寫下內心的震撼。

演講中,才知野溪調查小組召集人楊坤城在兩年前接受公視專訪後,就謝絕媒體採訪。他認為媒體報完之後就不了了之,也只會把他這樣認真為環境的人捧為明星、英雄,但這種明星、英雄都很速食、快閃,對環境的正向改變通常起不了什麼變化。抱著對媒體的無奈和灰心,對電視新聞台和幾家報紙的邀訪,楊坤城一直說NO!寧願和夥伴們踏踏實實地踏勘每一條野溪,拿影像和道理與公部門溝通 ,站在協助公部門的立場,換得一點一滴的改變!

專家因願景招牌才受訪

走訪台東碇橋溪,四公尺高固床工,得靠推拉才能爬上。 記者郭政芬/攝影
走訪台東碇橋溪,四公尺高固床工,得靠推拉才能爬上。 記者郭政芬/攝影

楊坤城願意再次與媒體接觸、受訪甚至合作,關鍵來自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追求「正向改變」的這塊招牌,召集人楊坤城心痛野溪被整死,希望透過有系統的報導讓外界看見,更重要的是真正促成改變。

朝陽組長跟楊大哥打了兩次電話,說明報系願景工程的理念,懇求他擔任嚮導,帶我們深入那些一般人不會去的野溪,終於在充分溝通和理解後答應請求。還記得在台中聽楊大哥演講後,他特別提出來,「我平常都有看你們願景工程的報導,每一個題目都很有意義,我都有仔細看,這樣做媒體就對了!要不是你們有『願景』,我也不想跟媒體囉嗦!」聽完這段話,咱們每個聯合報同仁都覺得很與有榮焉,能在這樣的媒體工作很有面子,能參與願景專題更是榮幸!

果然,從大老遠到台東山區採訪,以及參加水利署辦的座談會,都真切地感受楊大哥真心為環境的那份真摯,有一場座談會他從台東北上,還特地帶了他自種的有機芒果來「感謝」我們大力報導,我們很不好意思、也很開心地收下,深深感覺能交到這種朋友,也為環境做點事,真的是非常榮耀!

常常就坐在野溪旁採訪錄影,從生態、構造物邊走邊看,討論其中問題。記者郭政芬/攝影
常常就坐在野溪旁採訪錄影,從生態、構造物邊走邊看,討論其中問題。記者郭政芬/攝影

原來不是水中有魚就叫生態 一趟教育之旅

朝陽組長為了讓團隊成員都能清楚問題意識,讓我們分頭找以前的報導、公部門資訊、加入相關團體的臉書社群,更到台北參加讀書會,一口氣接觸到多位關心河溪治理的成員。這些前置作業對我來說滿重要的,因為這次團隊中有部分是屬於報社的新生代,年資六年以下,雖然有做專題的經驗,但比較沒有跨縣市、跨部會的思考,從演講、讀書會、蒐集資料,都是在建立對議題的認識與精準度。

這次參與首站的採訪,與荒野野溪調查小組兩天跑了台東十條溪,從生態、構造物邊走邊看,原來不是水中有魚就叫生態,兩條野溪距離不到一公里,比較有生命的與被用水泥整治的,才真正發現問題。

與荒野台東野溪調查小組跑了十條溪,比較有生命與被用水泥整治的,才真正發現問題。
與荒野台東野溪調查小組跑了十條溪,比較有生命與被用水泥整治的,才真正發現問題。

然而在野溪中越走越久,心中的疑問也越來越多,原來當我們談野溪生命力時,真正破壞她們的,竟是公部門,「整治」根本就是「整死」,有一條溪才走短短一百公尺的距離,螃蟹的屍體遍布,讓我難過「這是死亡廊道」。

從記錄者變參與者 一起改變

回想起剛開始,自己覺得報導沒有方向,竟是因為自己就生長在被破壞殆盡的地方,從小看水泥的河流看習慣了,竟習以為常,後來發現「我錯了,原來我把不正常看成是自然了」,因為這次採訪一腳踏入野溪,才真正明白了問題所在。

看見問題,然後呢?跟著團隊走訪新加坡加冷河,原本也是筆直的水泥排水道,經過跨政府部門、跨專業領域的努力,復育成自然蜿蜒的美麗河川。我們採訪設計者、政府部門、研究教授,試圖從國外經驗找一條明路借鏡,讓台灣看見改變的開端。

這也是調查報導中很重要的影響力,不是只有批判,報導要能夠改變、提供新的思考點。對我來說,不是在旁的記錄者,而是參與者,關心野溪的大夥兒是一個團隊,而我透過採訪報導的角色,一起參與了改變。

與荒野台東野溪調查小組走訪都蘭溪出海口,目擊怪手施工過程。 記者郭政芬/攝影
與荒野台東野溪調查小組走訪都蘭溪出海口,目擊怪手施工過程。 記者郭政芬/攝影

延伸閱讀

「找溪望救水路」完整報導 更多專題精彩幕後花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