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機芯」兩個字很多人就要pass這一頁了。先別妄自菲薄!手表基本的原理其實在國中物理課大家幾乎都學過,只是沒有想到痛苦的考試內容原來可以變這麼精緻漂亮的小玩意!鐘表技術可以很古老也可以很先進,有的結構從16世紀至今沒有改變,有的卻要運用到最先進的航太奈米科技,很有意思!
工藝鐘表
背後的神奇科技
一看到「機芯」兩個字很多人就要pass這一頁了。先別妄自菲薄!手表基本的原理其實在國中物理課大家幾乎都學過,只是沒有想到痛苦的考試內容原來可以變這麼精緻漂亮的小玩意!鐘表技術可以很古老也可以很先進,有的結構從16世紀至今沒有改變,有的卻要運用到最先進的航太奈米科技,很有意思!
發現手表不會走動,立刻拿去換電池嗎?可不一定!若是機械表,可能幫它上個鍊就又生羅活虎囉!機械表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可以不要電池就走動呢?既然不用電池,那機械表的能量從哪裡來?有兩種:自動上鍊腕表的動力來自你每天日常生活用到手、走來走去的時候手的擺動;手上鍊腕表的能量,則是要花點時間轉動龍頭、將發條拉緊。
我們傳遞給機芯的能量被儲存在發條裡,可能一下很多,但不能像洩洪一樣一次全部釋放出來,而要慢慢一點、一點穩定地傳遞,變成秒針、分針、時針一格一前進的動力。
這就仰賴奇妙的擒縱系統嘍!發條的能量傳遞到上面長了很多倒鉤的齒輪上,這會讓一個連動的叉子狀零件前後擺動,跟著這個零件相連的擺輪以及遊絲也就會一起前後擺動,等於是把我們傳進去的能量重新分配,推動指針穩定走時。常言時間滴答流逝,那個「滴答聲」,其實指的就是這個前後擺動的聲音。
只要見過陀飛輪轉動的人,絕對都會為它精巧又迷人的旋轉反滾而目不轉睛,連陳奕迅都幫它唱成了首歌,陀飛輪應該是最有名的鐘表結構。但陀飛輪究竟是什麼呢?
陀飛輪是法文「tourbillon」的音譯,目的是:讓表走得更精準。因為18世紀還是以懷表為主流,當時腕表還沒量產,但懷表常放在口袋裡、是垂直的,所以機芯會受到同一方向的地心引力影響而產生誤差。當時一位天才製表大師亞伯拉罕路易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想到,把整個擒縱系統放在一個圓形小籠子中,有倒鉤的齒輪像搭摩天輪或旋轉木馬一樣,會不斷旋轉、所以機芯不再受到單一方向的地心引力所影響,可以走得比較精準。寶璣又幫這個名字取名叫「Tourbillon」,這在18世紀是可以得獎的天大發明,從此成為高級製表工藝的象徵之一。
科技發達如今,精準走時未必再需要仰賴陀飛輪,但因為製作難度高,它仍代表一個表廠展現能力的標竿,而又因為陀飛輪的設計讓機芯動態可以直接被看到,不論內行外行都能鑑賞,老少閒宜,成為最具代表性的鐘表結構。
常常聽到的神秘表,指的是「Secret watch」或「Mystery watch」。前者把鐘表當成秘密藏在珠寶裡面,打開寶石、小機關可看到裡面藏著時間。Mystery是一種看不出來運作方式的魔法鐘表,最有名是好像指針飄浮在空中,沒有連接機械卻會安穩走動的神秘鐘。
受到了幻象魔術師Jean Eugéne Robert-Houdin的創意啟發,1912 年卡地亞鐘表大師Maurice Coüet創作出首款名為「Model A」的神秘鐘,白色瑪瑙寶石雕成的基座托住通透水晶裡,懸浮時針分針前進。這「魔法」說穿了就是:轉動的不只是指針,而是整個水晶圓盤。
「微縮」到戴在手腕的迷你款「神秘表」,還是由卡地亞研發。原理仍源自傳統神秘鐘,由4片超薄藍寶石水晶玻璃圓盤組成,並搭配奈米技術,才成功微型化。
另一種需要猜想運作方式的神秘鐘表,積家(Jaeger-LeCoultre)很擅長,Hybris Artistica Mystérieuse 超凡複雜工藝系列神秘腕表的陀飛輪,看來像沿著表圈軌道而行、指示小時,其實是因為整個表盤載著陀飛輪一起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