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出金牌埔桃酒
陳千浩
讓台灣地酒重返榮耀

採訪、撰文/陳昭妤 攝影/沈昱嘉 照片提供/陳千浩

一月初的台中后里不見陽光,葡萄園內外漫著霧,還未結出果實的枝枒在其中沈睡著,相較夏日結實纍纍的景況,有些冷清。「葡萄也需要休眠,收成時滋味才會好。」從霧裡走來的是釀酒師陳千浩,一身吊帶褲配上小圓框眼鏡,步履輕盈精神抖擻,談起酒,幾近狂熱的姿態讓人印象深刻。

繼幾年前帶著台中在地農民釀出橫掃國際金牌的「埔桃酒」後,近幾年陳千浩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USR支持下,投入「台灣地酒再生運動」,做起大夢,同時身體力行,先是前進日本從基礎學習地酒製作,回到台灣復興花蓮的酒米之王,開展出氣泡清酒「吉野一號」;後為嘗試把「埔桃酒」放入深海熟成,做出不同風味,本是旱鴨子的他咬牙考取深潛執照,他滿腔熱血地說著:「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台灣的在地酒重生,有朝一日把它們當成香檳一樣來賣。」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認為專業的釀酒師必須每一年都視原物料的不同,精進、改良甚至嘗試不同釀造方式。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投入在地酒開發釀製多年,期望有生之年能讓台灣地酒再生蓬勃。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認為,所謂風土是結合在地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這也是在地酒最珍貴的地方。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中輟生的轉機

坐在合作多年的「樹生酒莊」裡,陳千浩全程坐挺著身子,談起酒他總不顯累,他最常做的動作是伸出雙手在空間拉出一條直線,那是談到每一種酒和原料、甚或脈絡都要觸及的「歷史時間軸」。只是歷史在他口中總是鮮活有趣,沒有一絲沉悶,難以想像飽覽群書的他兒時對念書毫無興趣,更曾是個中輟生。

「我國中曾經很不愛念書,後來休學跑去中華商場附近的小上海點心世界當學徒。」父親是個公務員,看在眼裡卻沒說太多,任青春期兒子闖蕩摸索,「我父親那時給我很大的空間,他說:『你不愛念書沒關係,但至少要去學個一技之長,從這些一技之長裡找到人生的方向。』」

父親的開明給了他勇氣,14歲的他跟著外省師傅學做小籠包、蒸餃、餡餅,每天天未亮就出門、午夜才返家,「其實很辛苦,那陣子常常累到感冒,但靠雙手做事的過程裡,我不知為何有種被啟蒙的感覺。」但學徒生活畢竟辛苦,學會一技之長後,少年有了不同的想法。

「那時店裡有個師大的學生常來吃小籠包,我每天都看他抱個書本進來,吃完就走,看久了我有個感覺:如果一個人有比較多知識,是不是就可以走出這裡,去看整個世界?」那一刻,他燃起重回校園念書的意念,五專時先選念了機械工程,直到退伍後在教育部留學中心發現瑞士竟有200年歷史的旅館學校,由於當時台灣還沒有餐飲相關科系,他便在家人支持下到了瑞士。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是法國勃根地大學第一位亞洲學生,念書期間他也走訪不少東西歐的產酒與釀酒區。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談起釀酒,陳千浩滿腔熱血,飽覽群書的他隨口就能引經據典。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說,釀造學系的訓練橫跨化學和微生物學等領域,是學理涵養很深的一門學系。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葡萄園裡發現寶

「我當時的學校附近是瑞士最大葡萄酒產區,周邊全部都是葡萄田。」陳千浩回憶1991年台灣菸酒還是專賣制度,國內只有一種啤酒、一種紹興酒、一種高粱酒和五加皮,在瑞士山邊他首次見識到何謂「豐富的在地酒文化」,心裡受到極大衝擊。

為了精進法語,陳千浩先到法國當地的語言學校進修,正巧學校又位於葡萄酒產區內,因緣際會下他參加了生平第一場品酒會,當時的酒莊位於羅亞河一帶,陳千浩被帶進一個挖空的山洞裡,踩在富含石灰質的石頭上,光線投入昏暗的洞裡,映照出石頭表面的青苔。

「我才發現這裡原來是個酒窖,也是釀酒的地方,那裡釀出來的酒混合大自然的氣息,好像用渾厚的酒質在告訴我:這就是他們法國人的歷史傳統跟風土人文。如果你沒有翻山越嶺到那個地理範圍裡,你不會知道原來葡萄酒文化是那樣令人著迷,是工匠、是藝術,那一刻給了我非常大的刺激。」

被挑起興趣的他開始買各種原文書來讀,其中一本《葡萄酒的滋味》讓他醍醐灌頂。「作者Emile Peynaud説:如果對葡萄酒沒有真正的認識,那品酒就毫無意義。一瓶酒從土地到裝瓶,這整個過程就是釀酒學,有點像我們現在講的食農教育:從農田到餐桌。」

正巧當時遇見了生命中的貴人企業家,提供獎學金讓他前往法國勃根地大學讀書,條件是要留在歐洲替該企業採購需要的葡萄酒與奶油。這讓26歲甫從旅館學校畢業、本已拿到永久居留,決定在瑞士落腳的陳千浩決定:「我要跟法國人一樣,從土地到裝瓶去學習,幫台灣找到自己的在地酒文化。」這之後他全心投入,不僅成了勃根地大學釀造學系的第一位亞洲學生,也成為首位在勃根地拿到釀造技師執照的亞洲人。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認為,所謂風土是結合在地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這也是在地酒最珍貴的地方。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談起釀酒,陳千浩滿腔熱血,飽覽群書的他隨口就能引經據典。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回台尋根釀酒

在法國念書期間,陳千浩走遍東西歐,去了將近二十個產酒、釀酒的國家,「那時給我最大的反思就是:台灣一定要走高附加價值的精緻農業才有未來。因為台灣地小、土地成本高,很難去跟別的國家比量,如果要做出市場區隔,就要先挖掘出自己的風土,再從這個風土裡找到無法被取代的高附加價值。」

透過研究他也發現,在日本政府實行專賣制度前,台灣曾有2678家私人酒廠,世世代代民營,釀清酒、紅露酒等,直到專賣制度開始,酒廠被收編成12家,台灣的地酒文化才中斷,「不然在這之前台灣的地酒文化百花齊放,當我發現這段歷史時,內心非常激動,也讓我更堅定讓台灣地酒在農業舞台重生。」

但2002年回台時,儘管台灣已加入WTO,解禁了菸酒專賣,陳千浩卻不知該從何處著手,於是先憑藉對葡萄酒的知識謀得賣酒一職。「但我業績不是很好,因為發現買家很多只在乎價格,你描述得再怎麼豐富,他都只希望你賣便宜一點,讓我很挫折。」因緣際會下,在演講場合裡他結識了高雄餐旅學院的老師,受邀展開教書生活,也有了機會接觸在地釀酒小農。

「921過後,台中很多農民產銷班被政府輔導轉做酒,橘子產銷班做橘子酒、葡萄產銷班做葡萄酒、梅子產銷班做梅子酒,稻米產銷班就做清酒,台灣大小酒廠在2002年開放釀酒業後,短短幾年就從零變成五百多家。」但中斷了八十幾年,台灣產學界沒有釀酒相關人才和設備,成一大問題,農糧署官員於是上門拜訪陳千浩,邀請他一塊訪視台中后里一帶的酒莊。

看了一圈,陳千浩發現這裡不管設備或釀造觀念都和國外相差很多,也因機器都是土造,會壓碎葡萄的皮籽梗,讓酒多了苦味,於是2005年開始他不僅協助替樹生酒莊進口專用設備,也教農民使用,一塊展開葡萄酒的釀製實驗。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於台中后里和當地農民一塊實驗釀酒,花了多年才催生出金牌「埔桃酒」。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得獎後陳千浩沒止步,改將埔桃酒放入深海熟成,試圖做出不同風味。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於台中后里和當地農民一塊實驗釀酒,花了多年才催生出金牌「埔桃酒」。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橫掃金牌的「埔桃酒」

在投入實驗釀酒前,陳千浩先攤開世界地圖,嘗試在其中找到一個與台灣有相近風土的國家,了解這些國家有什麼釀酒方式能學習。「當時我找到一個地方叫『馬德拉島』,靠近北非的大西洋,有很悠久的釀酒歷史。」書裡寫道:大航海時期馬德拉島的商船來到亞洲尋找辛香料,船艙底下放許多木桶強化船的重心,因海上熱又潮濕,若裝水很快就會長出青苔變質,於是船員們改裝葡萄酒,並加入烈酒,當酒精度數超過15度後就會變得穩定,而在自然揮發的過程裡,酒也會因梅納反應產生豐富果香。

「我就在台灣開始類似的實驗,他們用火爐去烤木桶,我改用太陽能熱水器。」但他坦言剛開始做出的酒並不好喝,主因為台灣常得在颱風到來前採收葡萄,「就算葡萄還沒成熟也要採收。第一年剛開始釀酒時,我沒有經驗,也不認識台灣的葡萄品種,就是照書做,所以差強人意,甚至有教授喝完後說:這什麼酒啊?能喝嗎?」

但陳千浩沒放棄,第五年時,由於台灣高溫,酒在桶內不斷揮發熟成,終於讓他在酒裡嘗到書裡說的水果、蜜餞和蜂蜜風味。「台灣太熱了,酒從木桶裡揮發的量比在歐洲更多,所以是大自然的力量濃縮了它所有滋味。」原先被視為是缺點的酸度成了甜酒的靈魂,讓它喝來甜而不膩,陳千浩也將之命名為充滿台灣味的「埔桃酒」。

「埔桃酒」甜中帶鹹酸的特色讓它在國際賽場上成了寵兒,接連拿下將近十個國際賽事金牌,而後更成了法國米其林餐廳指定酒款,近年亦被亞洲50大最佳餐廳第一名的「Den 傳」選中,供不應求。「這很奇妙,因為用來釀酒的黑后葡萄雖種植在台灣,卻是『日本葡萄之父』川上善兵衛培育的品種,算是輾轉讓黑后回到了它的祖國。」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為了實驗深海熟成,陳千浩(右)原是不會游泳的旱鴨子,努力考到深潛執照。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陳千浩於台中后里和當地農民一塊實驗釀酒,花了多年才催生出金牌「埔桃酒」。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實現地酒再生大夢

回想起2008年,剛來酒廠第四年,酒的味道還未臻成熟,陳千浩在放置酒桶的閣樓裡對漸失信心的農民們說著:「我們繼續做,有一天一定會在世界上得獎!」他還記得農民們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回:「台灣的葡萄會得獎?」而這在當時不被相信的奇蹟,也確實在陳千浩不放棄的步伐裡發生了。

為了讓台灣地酒再生,陳千浩先到日本酒造從基礎學起。圖/陳千浩提供
為了讓台灣地酒再生,陳千浩先到日本酒造從基礎學起。圖/陳千浩提供

但得獎從來不是結束。2014那年,陳千浩再因國外研討會會場遇見的日本教授,開啟了地酒再生大夢。「我那時聽到他們說Sweet Potato(地瓜)可以做酒時,全身起雞皮疙瘩,我想台灣到處都是番薯,但我們的番薯酒文化在哪裡?」在朋友幫忙下,他一句日文都不會就帶著學生們到日本酒造學習,從掃地、洗酒桶開始到學習菌種等,「實驗多年後,我發現也確定氣泡清酒就是台灣在地酒未來的方向。」

他興奮捧起手邊的「吉野一號」,「地酒顧名思義就是要用在地的農作物去做,創造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滋味。」日本有「酒米之王」山田錦,但氣候關係無法在台灣種植,「所以我回國後四處走訪,無意間發現花蓮的吉安鄉其實就藏著酒米之王,那就是吉野一號。」

為了讓台灣地酒再生,陳千浩先到日本酒造從基礎學起,包括刷酒桶。圖/陳千浩提供
為了讓台灣地酒再生,陳千浩先到日本酒造從基礎學起,包括刷酒桶。圖/陳千浩提供

他再次以雙手拉出時間軸說明:吉野村是日本第一個移民村,當時一位移民青木繁因吃不習慣台灣本土的在來米,便將家鄉熊本的菊池米和台灣在來米雜交,種出「吉野一號」,而後變成天皇米,「我們在歷史文獻裡發現,這就是當時用來做清酒最好的台灣酒米之王。」為了克服台灣冬天不夠冷的問題,陳千浩採用在瓶中二次發酵的方式,用氣泡方式釀製,終做出清爽的台灣在地清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近期陳千浩前進澎湖,將發現的「薩摩芋」無毒種苗純化後,重新種進澎湖土地,希望能讓台灣的「地瓜燒酎」再生。攝影/沈昱嘉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近期陳千浩前進澎湖,將發現的「薩摩芋」無毒種苗純化後,重新種進澎湖土地,希望能讓台灣的「地瓜燒酎」再生。圖/陳千浩提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孤獨裡遇見美景

但成功做出氣泡清酒,陳千浩卻還不打算讓它上市,「沒有經過時間的淬煉,我不敢輕易推出,因為搞不好過了十個月後它有不一樣的滋味,所以現在還在實驗階段。」同時間他也前進澎湖,將純化後的無病毒「薩摩芋」種苗重新種入澎湖土地,期待能讓台灣的「地瓜燒酎」再生。

「我總覺得,每個人生下來都有一個使命。」曾經百無聊賴的中輟生,兜兜轉轉遇見了酒的世界,沈溺其中,甚至開展出夢想,「這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我一路以來都很孤單,可是哪一天當你走到一個境地時,你會發現美好的風景,對我來說那就是台灣風土的滋味。」

這一路上看似孤獨,卻也遇見許多願意走到一塊拚搏的夥伴,「我的目標就是為台灣農業下一代建立一個好的基礎,讓在地酒能再一次成為世代傳承的行業。」夢想雖大,純然的熱情帶他看清眼前,陳千浩走向霧中,腳步一如初始,輕盈卻堅定。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