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名校園午餐 背後的那雙手

全台第一名校園午餐 背後的那雙手

中午12點,新北市秀峰國小的營養午餐,早已分桶就緒,等待各班負責打飯的孩子來領餐。但換下圍裙、廚帽的營養師楊蕊萍,卻一刻也沒閒著;一聽到鐘聲響起,就直直奔往廣播室。

每周二,楊蕊萍會主持一次食育講堂,對著麥克風,向全校師生解說今日菜色,從產地,到食材的營養成分,以及對於正在發育期的孩子有何益處。

楊蕊萍說,這是落實飲食教育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她讓孩子們把飯吃光、避免剩食的小訣竅。

校園變菜園 營養師比校長還紅


走進秀峰國小校園,四處可見「食農教育」的蹤跡。校園造景由香蕉樹、柚子樹築起;後門的閒置地也開發成快樂農場,田裡種著高麗菜、地瓜葉,旁邊是現摘可食的金桔樹,欄杆上還攀著葡萄藤。楊蕊萍說,一些阿公、阿嬤送金孫來上學後,就留在這兒當起綠手指。

秀峰國小校園的後門閒置地,開發成快樂農場。
秀峰國小校園的後門閒置地,開發成快樂農場。


學校廚房旁有幾株金萱茶樹,楊蕊萍說,是前陣子孩子們一起種下的;連堆肥也是廚工備完營養午餐後,用切剩的菜梗所鋪成。

附設幼稚園的佈告欄、展覽區,則擺出學童們DIY的美食地圖以及食物模型。當楊蕊萍走過穿廊,一位5歲小男孩認出她,立刻大喊「是營養師耶!」但記者好奇問他,認得出營養師,那認得出校長嗎?他搖搖頭,露出天真笑顏。

全台第一的學校午餐 她被封「女超人」



大享食育協會籌備處、富邦文教基金會今年舉辦第一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為合作夥伴。楊蕊萍與新北市秀峰國小廚師朱鳳妹,在每份餐32元食材預算、90分鐘內端出雜糧飯、荷葉粉蒸肉、茶香山藥雞湯等菜色,拿下冠軍頭銜。

獲獎當天,秀峰國小校長張美鳳、家長們拿出一件印製「S」字樣的女超人圍裙,替楊蕊萍圍上、並獻上掌聲。這是她第一次,工作獲得獎項肯定。

延伸閱讀/守護2千名孩子健康 學校營養師被封「女超人」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副教授劉沁瑜說,國內團膳廚師、營養師,每天早上8點就要穿好雨靴、戴上網帽口罩,為170萬學童的健康負責,「人們卻時常看不見他們的辛勞臉龐」,校內廚房往往設在地下室,或是校園最邊角。

這場賽事的舉辦初衷,也是激勵這群幕後功臣,也讓大眾看見,孩子們的餐食,並非只能桶飯、大鍋菜度一餐。

延伸閱讀/學校午餐大賽拚創意! 蝦猴、菱角在地食材入菜單

32元午餐吃得到整顆甜柿 畢業生都懷念



民國88年,楊蕊萍考進新北市首批學校營養師,在秀峰國小一待就是20個年頭。除了安排每日菜單,她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有限的預算內,找到CP值最高、品質最佳的食材,兼顧孩子的胃口與健康。

採訪當天的校園午餐是糙米飯、筍燒雞丁、金瓜米粉、有機山菠菜與海帶芽湯。
採訪當天的校園午餐是糙米飯、筍燒雞丁、金瓜米粉、有機山菠菜與海帶芽湯。


採訪當天,午餐是糙米飯、筍燒雞丁、金瓜米粉、有機山菠菜與海帶芽湯,每個人還有一整顆甜柿。很難想像,如此菜色,家長每餐只需付40元(包含食材預算32元,以及人事水電費用)。

午休結束,「願景工程」記者跟著廚房阿姨實地巡查學校剩食狀況,隨機掀開三個班級的廚餘桶,只見骨頭、菜汁,連飯都吃光;整樓層的廚餘回收量,裝不到半個小水桶。

這是楊蕊萍最自豪的時刻。她回憶,許多畢業校友返笑,最懷念的就是母校「比媽媽還有媽媽味」的營養午餐;當其他孩子的午餐吃著冷凍三色豆時,他們的餐後水果有整顆芭樂、柚子,甚至是櫻桃。

俗擱大碗的營養午餐心法



「5星級,有省錢」的營養午餐,是如何做到的?楊蕊萍分享四項俗擱大碗的省錢心法。

一、自立午餐:由學校自設廚房、自聘廚師,可免除委外團膳業者的利潤,讓食材預算最大化。

二、當季食材:隨著季節,挑選盛產農品,是兼顧價格與味美的秘訣,例如甜柿,非當季時期每公斤要價150元,但選對時節,每公斤只要約60元。

此外,楊蕊萍也會要求水果廠商提供樣品,且一次兩顆——「第一顆用來試吃,第二顆留著,之後用來比對。」

楊蕊萍分享校園午餐俗擱大碗的省錢心法。
楊蕊萍分享校園午餐俗擱大碗的省錢心法。


三、分項招標:實地走訪五大類食品供應商,包括蔬菜、水果、肉類、乾貨、調味料等,一方面是貨比三家,另一方面,「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像蔬菜,總不可能交給冷凍車來載。」

此外,統包採購的食材公司,除了額外人力的成本,也難以監督品質,「蔬菜送來時,都已經截切好了,很難分辨原本是否新鮮。」楊蕊萍說。

四、家長參與:每天早上7點,營養師與家長會代表共同檢視食材商進貨。楊蕊萍解釋,「這一步是做給廠商看,讓他知道我們的標準在哪裡,孩子的爸媽都在看。」

從業20年 看盡台灣校園午餐史



從業20年,楊蕊萍也見證台灣校園午餐的發展史。大享食育協會籌備處日前舉辦「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現場展出多件珍貴歷史影像,例如60年代美援時期,兒童在糧食和平援助計畫的「牛奶站」,帶著鍋碗排隊領取牛奶。其中,不少照片是由楊蕊萍提供。

策展單位也翻出30年前校園午餐食譜,由客製化營養餐業者「奇力愛」旗下主廚復刻兩套餐,包括「甘藷飯、酥炸鯧魚、炒三絲、翡翠絲瓜湯、木瓜」,讓人感嘆,年節大菜、價高味美的「鯧魚」也曾在食材之列。

「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展出復刻版營養午餐。
「學校午餐時光機影像展」展出復刻版營養午餐。


延伸閱讀/翻開營養午餐史 30年前有鯧魚吃

回顧過去20年的學校營養師經歷,楊蕊萍坦言,曾想過放棄這份繁重、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例如鍋爐無預警停擺、截油槽堵塞,得靠大伙親手鏟通時;又或是懷孕期間,因人力不足,她得挺著大肚子分切3千人份的水果。

直到孩子出生。楊蕊萍說,這是她繼續留在工作崗位,最重要、也最簡單的原因。

「照顧孩子,不能只是在乎學業而已。」楊蕊萍說。

文字/章凱閎、李欣澄

影像/李欣澄、徐兆玄

監製/何振忠、梁玉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