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癌解碼 精準治療
2021癌症高峰論壇

解碼癌症,找到生命之光

國衛院、國健署、健保署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共同舉辦「癌症高峰論壇」
內容有最新國家抗癌戰略
由精準醫療走向精準健康
基因檢測、標靶藥物
免疫療法、CAR-T
疫苗防治、營養輔助、預後評估
專家名人告訴你
當癌症變慢病後
我們要如何精彩的活著



❮ 治癌新里程 ❯❯

癌症治療跳躍式成長,基因檢測帶來的精準治療,預後復發的評估,新的里程碑已開啟,標靶藥物、免疫藥物成了標準治療,蓄勢待發的最新CAR-T治療,癌症治療已逐步走向全癌考量,全新的治療觀念正在成型。 

梁賡義院長

國衛院攜手產官學 建構健康大數據平台

癌症威脅不容忽視,國家衛生研究院長梁賡義說,我國癌症精準醫療已經正式啟航,將針對台灣重要的癌症,例如肺癌、乳癌、消化道癌症等,提出基因檢測計畫,協助醫院延攬癌症病友參加,參加的癌友不僅有機會參與基因檢測,適用於標靶、免疫相關藥物治療者,也有機會參與臨床實驗,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個人化治療...閱讀全文


李伯璋署長

精準給付 健保邁向新時代

健保邁入精準給付的時代!肺癌、乳癌、卵巢癌病患可望率先受惠。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對於臨床指引成熟及證據等級較強,有迫切需要的癌別,優先列入次世代基因檢測(NGS)給付,今年將增加RAS與ALK檢測,未來會再逐步增加...閱讀全文


陳立宗所長

本土需有自己的癌症研發、治療、給付策略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指出,國際研發癌症藥物以當地盛行癌症為重點,因此肺癌、乳癌一直是癌症藥物顯學,亞洲人盛行的胃癌、膽道癌則是國內健保藥物資源相對弱勢的族群,要提供病患有效的治療,本土需有自己的研發、治療、給付策略...閱讀全文


王金洲主任

2+3代標靶接力用藥 延長晚期肺癌存活

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晚期肺癌治療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陸續問世,治療策略也愈趨多元。高雄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表示,在標靶藥物出現前,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治療前須了解肺癌分期及細胞型態,以利選擇化療藥物...閱讀全文


林世強主任

癌症併發骨轉移 打保骨針控制病灶

當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頭,在癌症分期上已屬晚期,許多類似於王伯伯的病患,在骨質嚴重流失,發生病理性骨折之後,才確診罹癌。然而,骨轉移可說是癌症最常發生轉移的部位之一,其中又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最容易併發骨轉移...閱讀全文


陳啟明副院長

乳癌復發風險指數 提前部署治療策略

乳癌是女性癌症中發生率第一名,精準醫療可以預測乳癌復發機會,提早準備預防復發策略。和信醫院累積上萬病人的臨床資料,研發出「乳癌復發風險指數」,提供作為是否採取預防性化療的參考。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説,三陰性乳癌的分裂與增殖能力高,遠端轉移風險相對高,對輔助性化療敏感,高風險者不應輕易放棄化療…閱讀全文


癌症治療里程碑Q&A專家來解答


冠軍歌手 - 朱俐靜

罹癌是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教我放鬆跟身體對話

如果我的生命裡面沒有發生這件事,我就會一直用我原來的模式,少了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壓力揹久了,會忘記它其實滿重的,不要凡事逼死自己,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癌症就是身體的求救訊號...閱讀全文


李健逢部長

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 四類癌患最適合

癌症治療可以進行伴隨式檢測,透過基因檢測找尋適合的藥物治療。但哪些患者適合呢?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部長李健逢列出四大類癌患,包括有明確驅動基因的肺癌、投資效應很高的兒癌,化療效果不好但開始有生物標記的胰臟癌,及盛行率高的轉移性大腸癌和卵巢癌...閱讀全文


周宏學醫師

卵巢癌易復發 精準醫療助延緩

癌症治療中,復發是許多病患最擔憂的問題之一,因此,如何延緩疾病復發成為治療的一大課題。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在卵巢癌治療上,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出異常基因,並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維持戰果」,大幅延後疾病復發的時間,延長存活期...閱讀全文


林建中醫師

晚期肺癌選藥 贏在第一線

為追求更好的抗癌成績,晚期肺腺癌的治療,從第一線開始就贏在起跑點,是近年歐美國家的治療觀念。在精準醫療的大傘下,繼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後,臨床研究證實,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往前推進至第一線用藥,可延緩疾病惡化時間,亦能抑制腦轉移,有望成為未來治療趨勢…閱讀全文


徐培菘醫師

免疫療法 鞏固三期肺癌治療成效

在肺癌分期治療中,第三期肺癌病患的困境,在於擔憂治療後復發,病程可能進入第四期,尤其部分不適合進行手術的病患。在肺癌治療方式愈趨多元的發展下,以免疫療法「鞏固」抗癌戰績,維持治療戰果,有機會延長病患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甚至挑戰治癒…閱讀全文


林建廷醫師

治癌新曙光 CAR-T免疫細胞療法真的這麼神嗎?

癌症到底有沒有痊癒可能?在醫療科技跳躍式的推進下,被醫界認為最具可能性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歐美已有4種產品上市,主要應用在血液性癌症,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球(ALL)已有5年臨床經驗,病情緩解率可達9成,一半以上患者長期無病存活。目前台灣已有醫院開始進行臨床試驗,也有數例恩慈療法個案,正急起直追這項最新醫療科技…閱讀全文


黃俊耀主任

成功接續治療 關鍵在克服抗藥性基因

晚期肺癌治療方式多元,「但第一線的治療,只有一次機會。」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說,治療從第一線開始就須擬定策略、超前部署,才能克服抗藥性基因,延長存活期,透過「接續型雙標靶療法」(EGFR雙標靶),以第二代標靶藥物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如同大隊接力一棒接一棒,延續生命…閱讀全文


治癌趨勢新希望 Q&A 專家來解答


❮ 防癌共生存 ❯❯

癌症威脅國人數十年,四癌篩檢即將納入肺癌篩檢,防癌的策略,疫苗也貢獻一頁,台灣即將跟進WHO宣示的2030消滅子宮頸癌。從早篩到癌後,生活改變、智能管理、心態調整,癌症漸漸成為慢病化,別逃、別躱,共存好生活... 


賈淑麗代理署長

根除癌症 下波篩檢目標胃癌、肺癌

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希望在2025年,達到癌症死亡率下降25%,衛福部國健署代理署長賈淑麗指出,透過癌症篩檢,一年內可以挽救近六萬名民眾生命,未來持續對病毒性肝炎、HPV、胃幽門螺旋桿菌進行篩檢,並補助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擴大保護網…閱讀全文


熊昭名譽研究員

不抽菸女性 肺癌風險預測將上線

在台灣,不吸菸的女性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的原因是什麼?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六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Age)、身體質量指數(BMI)、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教育程度(Education)、家族史(Family History)、有無易感基因(Gene)的A、B、C、E、F、G來預測罹患肺癌之風險。不吸菸的台灣女性只要在網站輸入這六項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風險有多高,進而及早提高警覺...閱讀全文


賴瓊慧副院長

HPV疫苗 保護男女下生殖道

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是醫學史上重要發明,可降低HPV感染率,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由於HPV也會感染男女生的下生殖道,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指出,疫苗能減少生殖器疣(菜花)發生,對陰莖癌、肛門癌及其癌前病變預期有降低發生的可能;因此,疫苗政策需要性別中性,男女都施打才能互相保護...閱讀全文


黃凱文主任

影像確診+消融手術 力求早期根治肝癌

在台灣,肝癌長期居癌症死亡首因,直到2004年才被肺癌超越,成為第二大癌症死因。台⼤醫院癌症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黃凱文指出,肝癌死亡率極高的原因,在於確診時近半數病患已是晚期。近年來,由於先進影像助早期確診,以及微創消融手術的發展,使得整體死亡率逐漸降低。因此早期肝癌確診與早期介入,是提高肝癌存活率的最好策略…閱讀全文


賴基銘執行長

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你日行蔬果彩虹579了嗎?蔬果是很強的抗氧化物,可對抗發炎反應,對預防癌症及癌患營養補充很重要。癌症治療常因營養不良而中斷,營養不良的主因就是腫瘤造成的全身性發炎,一旦延遲治療將導致死亡率增加,無論從癌症預防或治療的角度,抗氧化物的補充都相對重要…閱讀全文


譚敦慈護理師

用吸油煙機、少清潔劑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表示,菸、酒、檳榔都是已知致癌物,BMI大於40的肥胖者,相對於BMI正常者,罹患甲狀腺癌、大腸癌、肝癌和子宮體癌等機率,高出1.1到7.1倍,防癌除了拒絕菸、酒、檳榔,避免肥胖能防癌…閱讀全文


防癌策略計畫書Q&A 專家來解答


民歌才女-邰肇玫

癌後愛上自己的每一面 才能幫人打氣

仔細打理化療後剛長出的新髮,整理服裝儀容,看起來神清氣爽的邰肇玫,一開口說話中氣十足:「我一罹癌就跟癌症希望基金會說,來拍我的紀錄片,我來當示範,我答應大家一定會好起來…閱讀全文


楊振甫創辦人

客製化網站 守護癌後身心靈

照顧癌友身心靈,5% Design Action創辦人楊振甫認為數位科技可以幫忙,國健署和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在高醫附設中和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和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試辦台灣癌症資源網,預計今年六、七月上路,透過一站式服務,整合資源,讓癌友在身心靈與經濟、照護等,都能受到照顧…閱讀全文


方俊凱董事長

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醫師,我生病這麼久,治療和看護的費用花太多錢了,現在病情好一點,可以讓我出院嗎?」一位頭頸癌晚期的患者跟醫師請求。醫療團隊發覺患者情緒不穩,找來精神科醫師會診。

這是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主任、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的個案,他說,「經過評估,患者雖是擔心經濟問題,實際上是不想再拖累家人。我們幫他分析完經濟問題,且讓他了解親人的關係就是互相照顧,若選擇輕生離開,反而帶給家人一輩子的遺憾。」最後患者決定接受治療,與家人共度最後時光…閱讀全文


吳益銘營養師

癌症治療被中斷 最大絆腳石是營養失衡

影響癌症治療結果,甚至造成存活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研究認為,治療期間若營養愈差、副作用就愈大,副作用大就容易被中斷治療。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指出,營養失衡是治療中斷的主因之一,發炎、副作用、營養不良造成病情的惡性循環...閱讀全文


林欣榮院長

抗癌新紀元 海陸空夾殺癌細胞

抗癌已進入全新時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對抗癌症要用海陸空包圍去轟炸它。」醫界正不斷為癌患尋找新希望,從基因變異找標靶藥物、利用自己免疫力殺癌細胞,甚至使用病毒去感染癌細胞,未來使用碳11重粒子放射治療取代外科手術。林欣榮說,醫界正在為癌患找到更多新機會…閱讀全文


與癌共存好生活Q&A 專家來解答


延伸閱讀

2021癌症高峰論壇/打造台灣醫療產業為下一個台積電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三道防線 抗肺癌超前部署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2021癌症高峰論壇/臨床照護指引 助癌友面向陽光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 抗癌好夥伴 ❯❯

主辦單位

成立於1996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是仿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角色與任務而設置,屬非營利性醫藥與衛生研究機構。其定位為國家智庫以及任務導向之科研機構,以實證研究支援國家醫藥公衛政策的擬定,多年來協助國內癌症、流行病學醫師專科訓練、疫苗研究及各項基礎研究,厚植全民健康福祉。未來也將持續強化既有研究能量,落實任務導向目標,協助政府公衛政策,以及產官學研單位合作,共同為提升國人健康與推動生醫產業而努力。


1995年3月1日,政府整併當時僅有約59%國民可參加之公保、勞保、農保三大職業醫療保險體系,擴展至全民納保的完整社會保險制度,依照「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為保險人,負責健保業務之執行與管理。惟當時中央健保局為金融保險事業機構,期間歷經2010年改制行政機關及2013年政府組織整併,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康保險署,成就舉世稱羨的全民健保公辦公營、單一保險人模式的組織體系。


本署以1978年「Alma-Ata宣言」及1986年「渥太華(Ottawa)憲章」為基礎,積極倡議「所有施政面向的健康工程(Health in All Policies)」,將健康效應納入各部門政策決策,尋求合作及避免產生負面健康效應的施政優先考量,以期達成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之最終目標,並逐漸縮小健康的不平等。


健康事業部屬於聯合報新創部門,經營健康品牌,創造各式活動,接觸不同樣態的分眾,例如癌症預防、生技、免疫療法等均是開發成功的健康領域。我們也經營健康生態圈,從公益到產業、從學術到新創團隊、從政府到社團,與友善夥伴共同推動正向改變,例如C肝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成為國家政策、關注失智預防照護以及長照,進而推動長照司成立等,讓更多民眾受惠。



元氣網和元氣網粉絲團是來自聯合報系的健康資訊平台,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合作夥伴

本協會以加強癌症預防的推廣及癌病腫瘤患者之治療、輔導、陪伴等相關事宜,提供罹病者全程的身心照護,提供癌病腫瘤患者及家屬完整的癌症療護資訊及輔助醫療資訊,並整合社會資源,讓癌病腫瘤患者能獲得實質的福利與援助,提昇病患與其家屬的生活品質,扶助他們儘早恢復健康,重返人群再創社會價值以利社會。


「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台灣癌症基金會堅持「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理念,致力幫助國人透過各種生活預防,遠離癌症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專業醫護諮詢、生活照護、身心靈課程與各項社會資源整合服務,陪伴每一個癌症家庭度過癌後生活,順利邁向康復。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成立主要以提供全癌別的癌症粉絲,實用、易懂、正確的癌症知識、幫助癌友正確保養身體,也提供癌友或癌友家屬分享自身經歷、照顧過程的重要平台,讓癌友抗癌過程中不再孤軍奮戰,接受大家祝福及鼓勵後,再次勇敢抗癌!


台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致力於為年輕病友提供發聲舞台及友善服務。有感於近年來重大疾病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但目前台灣較成熟的病友服務都以協助年長者為主 - 因此我們成立了我們都有病,主要服務20-40歲的病友,解決他們最關注的問題。我們都有病期待與大家共同用知識打造病友友善社會,也為病友創造值得驕傲的舞台。


一群平凡的女人,走過同樣的生病過程,胸口烙著相同的印記。因為不捨別人也經歷和自己一樣的痛,這群女人在療程結束後,選擇留在自己受診的醫院當志工,關懷遭受相同病痛的病友。1997年,原來散佈在台灣各地醫院的她們,首次聚集,舉行全國「少奶奶」大會師。她們分享彼此的罹病故事,一起哭、一起笑,討論陪伴新病友的經驗和心得。


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簡稱全癌連),成立於2015 年,是一個純粹由癌友及家屬所組成的團體,不分癌別,以「自助、互助、助人」為理念,希望能以大愛利他與共好連結的心,支持病友及家屬成為病人專家,促進更好的癌症醫療照護體制與環境。全癌連,是癌友的安心家園。更多的訊息,請參閱本會官網。



以正規療法為主題之社團,歡迎戰友分享抗癌經驗,讓生命充滿無限可能。


肺長壽是專為肺癌戰友和後勤打造的專區,除讓大夥在此暢所欲言,分享抗癌心得外,也為新手提供經驗傳承,期能一起創造存活率的奇蹟。此外,社團也會不定期邀請名醫舉辦座談會及與醫師線上直播,充實抗癌知識,並有最新藥物及醫療新知説明,以提高戰友抗癌知識力。


和信紫羅蘭關懷聯誼會於2004年5月成立,期待結合乳癌病友力量,透過定期舉辦病友座談會,促進病友間情感的交流,達到經驗分享與相互扶持鼓勵,縮短疾病的適應期,用積極態度勇敢面對未來人生,協助本院達到對癌症病人身、心、靈暨社會全方位照護理念的落實。


乳癌基金會成立以來本著“關懷生命,疼惜女性,追求圓滿”之精神,持續進行乳癌防治相關工作,包括衛教宣導,篩檢服務,病友輔導,及至與企業合作舉辦大型健走路跑活動,國際聯盟,出版乳癌防治刊物,這些都是我們持續不斷努力的工作,我們已獲國家肯定,曾於2016年得 ”國家品質標章獎”,基金會董事長 張金堅教授也於同年獲得癌症醫學會頒給 “癌症醫學終身成就獎”,這一切歸功於團隊之合作還有社會大眾之鼓勵與鞭策,我們會更加油。


財團法人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設立於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並經行政院衛生署設立通過,設立的目的為乳癌學術研究及協助衛生單位從事乳癌相關臨床之工作,董事長現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陳啟明醫師。本基金會是由多位熱心公益的社會人士捐款成立,希望能藉由學術研究、大眾教育、乳癌篩檢、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來根絕乳癌。


在台灣,癌症已連續38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每4分31秒就有1人得癌症!幫助癌友活得久、活得好,是癌症希望基金會的使命與責任,我們提供癌友與家屬醫療諮詢、心理輔導、生活照護及社會資源整合服務。讓每一個癌友家庭,不論身處何處,都能獲得即時照護,在台北、台中、高雄設置「希望小站」,透過免費諮詢電話0809-010-580獲得最即時的解答,並受國民健康署委託輔導全台癌症資源中心,期許陪伴癌友家庭,在抗癌路上每一天都更踏實穩健,希望無限!




協作夥伴

百靈佳殷格翰一直維持家族企業的高獨立性,著眼於擅長的領域,並不受限制地追求長遠目標,展望未來,迎接未來健康領域的各種挑戰。每天全球有超過五萬名同仁在人類處方用藥、動物用藥與生物製劑製造三大事業領域上,持續透過創新而展現價值。


拜耳是一間核心競爭力在於醫療保健與農業領域的全球性生命科學企業。我們的產品與服務透過克服全球人口增加和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來為造福人群及作物而設計。拜耳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與創造正向影響力。同時,集團更以創新、成長與高獲利力來創造價值作為目標。


禮來以照護關懷和發現探索為承諾,為全世界人類提供改善生活的藥物。探索發現是我們的使命,自從禮來上校設立第一間實驗室以來,我們始終以這種精神定義自己的存在價值。禮來成立 140 多年,推出將近 100 種藥物,我們持續尋求下一個重大發現,並探索更多方法來改善全球人類的生活。

E-CGA-002-21-Mar-04


行動基因成立於2014年,透過癌症基因檢測提供最佳治療計畫、免疫治療評估、復發與抗藥性監控與特定癌症風險評估。透過尖端次世代定序(NGS)平台、獨創生資平台及醫藥報告之整合性服務,將精準醫療治療方案提供給每位癌症病患。目前在台灣、香港及日本皆有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以人工智慧及亞洲人基因資料庫提供完整的臨床癌症基因數據分析,滿足各地個人化醫療需求。


花蓮慈濟醫院自1986年啟業至今,秉持證嚴上人悲願,本著「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理念,重視人性化照護與病人安全管理,肩負教學、研究、服務等任務;培育人才,提升品質,守護生命,守護健康,是東臺灣唯一醫學中心。35年來,花蓮慈濟醫院為協助改善難症罕症病人的病苦,積極於新藥及再生醫學領域的創新研發與臨床試驗,屢獲肯定;並致力於國際合作,學習先進國家醫療經驗,同時也分享慈濟醫療經驗,幫助海外有需要的病人遠離病苦。


沛爾生技醫藥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細胞治療在腫瘤及再生醫學的技術研發,逐步落實細胞治療之臨床應用,目前有台北總公司與高雄分公司。特管辦法許可之治療項目裡,公司產品包括脂肪幹細胞、CIK、DC-CIK細胞等。公司亦著力開發基改細胞CAR-T之生產應用,團隊於2020年底以「能夠產出極高比例幹記憶型的CAR-T細胞(Tscm)製程」,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肯定,並以此技術為基礎,即將開啟臨床試驗,同時正開發兩項新型基因工程細胞治療的新產品。


亞培為全球醫療產業領導者,幫助大眾在人生各階段生活得更精采充實。亞培以創新科技改變人生,專業領域橫跨醫療健康領域,於診斷、醫療器材、營養品、藥品領先業界;全球107,000名員工,服務遍及160餘國家。


125 年來,默沙東(Merck Sharp & Dohme, MSD)持續為人類生命而發明,致力為世界上最棘手 的疾病研發疫苗與藥物治療,以實踐我們拯救及改善生命的使命。今日,MSD 積極成為全 球一流的研發密集型生物製藥公司,我們持續站在研發的前端,不斷精進疾病的預防及治 療方法,以減緩疾病對全球人類與動物的威脅。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的誕生,是秉持對腫瘤病人的情緒關懷,提供病人與家屬於癌症不同時期的心理、社會與行為反應,進行相對的治療轉介諮詢。


安進創立於1980年,是生物科技的先驅。40年來,安進已成為領先全球的生物科技領航者,為全球數百萬患者提供服務。安進致力於研發生物藥品,著重於治療仍明顯不足的醫療領域,戮力針對心血管疾病、血液腫瘤、骨骼健康、神經、腎臟和免疫醫學六大疾病領域以及生物相似藥進行創新研發。台灣安進於2015年成立,為台灣患者提供創新醫療解決方案,積極推動臨床試驗並參與本地生醫產業,為台灣生醫發展善盡心力,提升國人生活品質與健康。


以領先科學聞名的全球生物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致力於處方藥物的研究發展與醫療用途,並專注於三大治療領域:腫瘤、心血管腎臟代謝、呼吸道。阿斯特捷利康積極拓展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市場,全球逾數百萬患者都曾受惠於其創新藥物。瞭解更多資訊,請參考:https://www.astrazeneca.com/country-sites/taiwan.html


於1990年成立,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是國內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30年來奠定了一個癌症專科醫院扎實的基礎架構,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以多科整合的醫療團隊,提供病人最有效的醫療。最新的2020年報顯示,和信醫院癌症病人平均五年存活率已經達到74%,乳癌五年存活率則高達93%,與中央健保署合辦的乳癌試辦計畫獲得國際間高度肯定,於2010年列入哈佛商學院教案。

❮ 論壇議程 ❯❯

論壇手冊電子書下載

❮❮ 向左、右滑動檢視訊息 ❯❯


專題策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專題企劃/韋麗文、蔡怡真
專題設計/汪勝宏
專題執行/柯佩芳、張羽萱
記者/韋麗文、蔡怡真、許佳惠、黃安琪
攝影/鄭超文、曾吉松、林澔一、侯永全、胡金周、曾原信、邱德祥、蘇健忠
數位內容製作/陳韻如、陳郁菁、汪勝宏、江家全、謝宜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