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古今大疫身影

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

台灣公衛史上,每一個年代都會誕生出無私奉獻的英雄,邁入第32年的醫療奉獻獎,也一直持續向英雄們致敬。在全球面臨新冠肺炎衝擊的此時,歷屆醫奉獎得主們並未停歇,繼續將愛投注在新冠肺炎百年大疫,他們不僅堅守本位,也不斷創新,伴隨台灣民眾度過每一場疾病的挑戰。

只要傳染疾病、病毒存在世界一天,我們就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隨著時代進步,資訊更加透明化,台灣民眾在緊盯著疫情指揮中心每天更新疫情狀況的同時,也對新冠病毒有更多認識,大家齊心防疫,成為捍衛台灣公衛的一份子。

然而,新冠疫情之後,也許還會有新的病毒襲來,面對未知的挑戰,只要追隨醫奉得主愛與奉獻的精神,摒除歧視,以同理心去對待不同的疫病患者,定會共同度過難關,期望病毒終有滅絕的一天。

1991-2022
醫奉獎的時空膠囊

醫路上為台灣民眾奮戰

台灣光復後,積極推動疾病防治工作,一些嚴重的傳染病如天花、霍亂、鼠疫等在光復後逐一被撲滅,然而卻有愛滋、病毒性肝炎、SARS等傳染病降臨,危及人類的健康。

在死亡的陰影之下,每一次總有無懼無私的醫護人員、公衛行政人員挺身而出,拯救患者,並致力於疾病去汙名化,保護受疾病之苦的民眾,加上藥界勇於開發新藥物,多方通力合作下,讓這些疾病逐漸受到控制。

厚生會和聯合報系舉辦的醫奉獎於1991年展開第一屆,至今邁入第32年,持續表揚這些在公衛路上默默為民眾奉獻的英雄。這兩年多來,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醫奉獎的得主們依然盡己之力,在疫情中發揮大愛。例如湯珠奎藥師在新冠疫情物資最艱困時期,協助民眾領口罩;呂若瑟神父在短短6天就為疫情慘重的義大利募得善款1.5億新台幣;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針對免疫缺損或低下的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進行臨床研究,初步結果會在2022年夏天出爐。

疫病固然可怕,歧視和排擠病患的心更為可怖,藉由這些醫奉獎得主的故事,我們可以獲得溫暖的力量,支撐自己度過疫情,也能發揮助人的善念,期許有一天,我們能迎向去除疾病汙名化、萬般包容的美好世界。

醫奉精神的延續

▶︎ 奉獻永不停歇

1978年一群醫學院學生在周碧瑟教授號召下組成「陽明十字軍」,走進偏鄉宣導子宮頸癌防治,這是台灣首度大規模的醫學生社區服務。2003年陽明十字軍獲頒團體醫療奉獻獎後,腳步不曾停歇,致力於社區預防醫學服務,進行慢性病、精神病及老年醫學的疾病管理,近年更投入人文醫學及人權教育的宣導。


關愛基金會創辦人楊婕妤,35年前就在自己家裡照顧第一位無依無靠的愛滋病患,當時的社會對愛滋患者接受度極低,楊婕妤苦撐照料愛滋寶寶,於2006年獲醫奉獎。之後持續關懷愛滋寶寶,近年對失聯移工和其孩子們伸出援手,即使飽受質疑,依然堅持基於人道的立場提供援助,彷彿是上天派來的保母,關心著弱勢寶寶。


1980年代,愛滋病被稱為「20世紀黑死病」,愛滋患者備受排擠,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由已故台大醫院前副院長、「台灣愛滋病之父」莊哲彥教授一手創立,排除萬難,為愛滋病研究奮鬥不懈,於1995年獲獎。時至2022年,愛滋病用藥與防治觀念已有許多突破性進展,幾可達到「當日診斷、當日治療」的目標。


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長達38年。第一個10年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促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一舉名揚海外;第二個10年研究發展活體肝移植,存活率全球最高,將台灣推上國際領導地位;第三個10年起著重醫療傳承並醫援海外,個人至今創下的肝臟移植紀錄,醫界難望其項背。


白明忠年輕時發現偏鄉缺乏醫療,毅然由台北遷居台東。身為腸胃內科醫師,他常帶著胃鏡、腹部超音波等醫療器材,搭飛機、坐船前進離島蘭嶼,成為「蘭嶼胃鏡先鋒」,2016年獲頒第26屆醫療奉獻獎。至今他仍堅守台東,坦然、堅定地說:「我必須這樣做!」


李伯皇自1989年開始在台大醫院進行臨床肝臟移植,之後持續在肝腎移植手術創下許多傲人紀錄,這一連串耀眼的表現,背後動力都是為了「救治人命」,2014年,李伯皇獲得第24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自台大退休後,他到義大醫院投入精準醫療領域,為醫療奉獻永不停歇。


20多年前,一般人對愛滋病、感染HIV族群避之唯恐不及的年代,莊苹就持續對愛滋病友、藥癮者族群付出關懷、默默耕耘,因此得到第22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莊苹希望未來可以為這些病友成立類似養生村的長照機構,助他們安心度過老年生活。


肝基會成立於1994年,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了祛除國病的重要推手,獲得第27屆團體醫療奉獻獎。這兩年新冠疫情讓大型篩檢活動受到影響,於是轉型為小規模重點式篩檢,並改為線上衛教宣導,持續努力打擊沉默殺手─肝病。


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於1955年進駐南投埔里鎮,開啟山地醫療先河,深入偏鄉部落,將醫療送上山,獲醫奉獎肯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院長蘇世強傳承創院以來的精神,不僅超前部署,也持續守護偏鄉醫療。



走過數十個年頭,門諾醫院「山地巡迴醫療隊」對原住民及偏鄉的醫療服務,在台灣醫療界樹立了標竿,無論團隊或個人,屢獲醫奉獎肯定,令人敬佩。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指出,這幾年即使疫情嚴峻,對偏鄉病患的醫療援助依然持續,不會停歇。




▶︎ 大愛始終如一

醫路奉獻、篳路藍縷。醫奉獎得主們在奉獻大愛的漫長歲月中,有人經歷窮苦困頓、有人遭受歧視排擠、有人曾被謾罵誤解……即使曾經苦難,依然秉持初衷,持續奉獻。今昔對照,難掩歲月痕跡,卻仍熠熠生輝。

照耀奉獻的光芒

醫奉獎30年之最

▶︎醫路奉獻

副總統賴清德曾在醫奉獎頒獎典禮上說:「醫奉獎不是要頒給醫術最高明、病人最多,或是錢賺最多的醫師,而是要表彰醫師奉獻的精神。」不少得主是數十年如一日在離島或偏鄉默默奉獻的醫護人員,精神可佩,因此,打開歷屆得獎名單,發現得主分布最多的地區是花蓮、台東、屏東、澎湖、連江縣。

醫奉獎今年邁入第32年,台灣偏鄉的神父、修女曾是照顧台灣貧病民眾的主力,之後更由台灣的醫護人員及助產士在山巔水邊照顧他們。

台灣光復後,由於疾病防治工作的積極推動,一些嚴重的傳染病如天花、霍亂、鼠疫等在光復後逐一被撲滅。醫奉獎於民國80年開辦,過去這些嚴重的傳染病也逐漸轉向現代化傳染病如愛滋或病毒性肝炎,在藥界勇於開發新藥物,以及醫護人員的照護之下,這些疾病逐漸受控制中。

愛滋病在短短的四十年期間,從沒藥醫的黑死病,病人被歧視丟石頭,到現今已成了慢性病,未來甚至有痊癒的可能;而病毒性肝炎,而台灣在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的研發更佔有一席之地,從參與全球的新生兒接種臨床試驗,到73年為高危險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兩年後所有新生兒都接種B肝疫苗。

讓現今年輕人面對國病已有了好的預防工具,至於C型肝炎也在出現有效藥物後,再度啟動BC肝全面篩檢,台灣2025年計畫C肝微根除。

這兩年多以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這次,我們把鏡頭轉向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新冠肺炎百年大疫。傳染病從古至今仍不斷威脅人類的生命,對疾病的認知也需不斷精進,才能消除對疾病的歧視。

這次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數位專題,我們希望,台灣正齊力面對這場世紀之疫,藉由尋找曾在公衛史上為民眾而戰,又或為去除疾病污名化的醫奉得主,他們當年的一小步創新,守護了台灣民眾的健康,成就不必在我的精神。藉由突顯醫奉得主們在抗疫的歷程中,伴著台灣民眾度過每一場疾病的挑戰。



▶︎ 公衛支持的力量

專題策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專題編輯:吳貞瑩、徐正棽
文字採訪:卜敏正、王昭月、王思慧、邵冰如、賴香珊、蔡怡真、蘇湘雲、施靜茹
專題企劃:柯佩芳
圖表設計:陳韻如
網頁美術:汪勝宏
照片提供:聯合報報系資料庫、受訪單位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聯合報系、吉立亞醫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