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頭關
十九萬企業須碳盤查

面對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全球企業都像加入限時賽,趕不上法規或供應鏈要求就淘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連第一步「碳盤查」都沒做,要如何迎戰這場生存遊戲?

願景工程基金會與經濟日報合作,剖析產業現況及實戰指引,陪伴產業走過轉型陣痛期。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金管會上市櫃永續發展路徑圖將於明年上路,企業被要求揭露碳排數據。工業局盤點,約19萬家企業亟需建立減碳能力,而第一步就是碳盤查。

過去環保署僅規範287家排碳大戶進行盤查,但隨著碳關稅的實施、國際供應鏈與政策管制的要求,可預期碳盤查需求將劇增。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解釋,企業對碳盤查的需求增加,背後有多種原因:歐盟明年起要求五類進口產品申報碳排量,2026年開徵碳關稅,台灣以鋼鐵業受衝擊較大;金管會將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碳盤查結果,包含子公司;國際品牌也開始要求供應商執行碳盤查。

碳盤查迫在眉睫
全台僅七家查驗機構

以金屬加工大廠州巧為例,州巧是國際家居品牌的供應商,客戶要求2029年前減碳八成;身為上市公司,也面臨金管會法規要求碳揭露。副總經理李逸淑表示,州巧去年感受壓力便積極籌備,今年將啟動碳盤查。

目前全台僅七家查驗機構取得環保署許可,難以應付劇增的碳盤查需求。蔡玲儀表示,政府將以「扶植本土查驗機構」、「分級分流」來應對

經濟部標檢局副局長謝翰璋指出,今年六月前將增加「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商品檢測驗證中心」兩家本土查驗機構;「工研院量測中心」與「台灣大電力研究試驗中心」預計分別在九月及十二月上線。

謝翰璋強調,本土查驗機構上線前都會取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雖是本土機構,仍可與國際接軌。

蔡玲儀說,現階段並非所有企業都必須取得國際驗證,有些中小企業只需自行試算。因此環保署即將發布「中小企業專用碳盤查指引」,引導企業進行適合的碳盤查程序。

各部會分頭應對
現「三套系統併行」窘境

部分企業擔心查驗量能不足,但有更多中小企業是連「碳盤查」都沒有聽過,需要輔導。創維塑膠總經理林毅桓表示,公司想做碳盤查卻無案例可參考,期望政府建置減碳資訊平台,協助中小企業理解減碳步驟。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碳盤查牽涉專業知識,申請國際驗證也需要投入成本,建議政府在擴大驗證量能以外,也提供中小企業碳盤查的教育訓練與驗證補助。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表示,三月底已推出「碳盤查計算器」,業者輸入能耗、燃料使用的情形,便可估算碳排量。工業局已舉辦十多場講習會說明碳盤查的方法;中小企業處也開課輔導,目前正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碳評估系統」,預計上半年可推出。

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提醒,碳盤查有國際標準,經濟部提供免費數位工具是好意,「但簡便也不能失去正確度、完整性。」謝翰璋表示,這些工具比較像「模擬考」,提供企業自我評估,若有國際驗證需求,還是得考大考,通過查驗機構的查核。

各部會積極回應業者需求,卻產生「一個政府、三套系統」的窘境。工業局與中小企業處各有一套碳盤查工具,環保署也即將推出「碳排放查詢系統」,三套系統可能產出三種碳排數據。

蔡玲儀回應,未來各部會將整合資源,並且針對不同產業的特性進行輔導,「否則算出來還是不知該怎麼減碳。」


延伸閱讀:
一、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談中小企業碳盤查簡易指引
二、工業局長呂正華談中小企業碳盤查
三、中小企業總會的四大建言
四、BSI 東北亞區總經理:產業淨零 不應完全寄望「以大帶小」

活絡市場
綠電正義聲聲呼喚

電力使用,是中小企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企業為達到碳中和,除了節能減碳以外,也需要建置綠電,或購買綠電憑證。然而「綠電憑證交易」上路至今,許多中小企業抱怨買不到憑證。

美妝品牌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就面臨「綠電難尋」之苦。歐萊德減碳起步早,2020年已達成所有產品及組織碳中和,卻面臨缺綠電的窘境。

葛望平說,歐萊德很早就加入RE100,承諾2025年100%使用綠電,電力是多數公司的主要排碳源,歐萊德也不例外。因此,公司目前已盡可能自建電廠,今年預計可達一半目標,「其餘部分仍須買綠電才能滿足。」

「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了?」這句話不算對,也不算錯。「綠電憑證交易」上路至今,台積電買下總量99%的憑證,一度成眾矢之的。

事實上,台積電可能背了「綠鍋」,台電才是綠電的最大買家。去年台灣生產的綠電有93.5%由台電保證收購,不到一成流通到憑證交易市場。「買不到綠電」的背後原因:絕大多數綠電根本沒有進入市場。

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秘書長許博涵表示,台灣政府效法德國,在綠能發展初期採取保證收購的躉購制度,鼓勵綠能開發。對發電業者與銀行融資端而言,台電很穩固,20年保證收購,而且買家是政府。

許博涵說:「以前是政府當奶媽,銀行才勉為其難接受這機制;現在出現新機制叫『綠電市場』,對銀行來講,放款風險很大。」

買不到綠電不是綠電不夠,而是市場結構的問題。「我們估算過,現在綠電是供給大於需求。」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指出,201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後,發電業者目前可在「躉購」及「直轉供(給客戶)」間自由轉換;換句話說,若客戶後來不買了,還是可以回頭賣給台電,而且仍然適用當年和台電簽約收購時的價格。

綠電市場要改革
金融業、售電商成關鍵

「那他們(綠電業者)為何還是不願意出來?」林子倫說,法規已經解套,但許多金融業者還不熟悉新法,不願意放款給綠電業者。政府正積極於金融研訓院開課,進行永續金融的倡議與教育訓練。

經濟部標檢局主責綠電憑證交易,副局長謝翰璋說:「最難解決還是金融機構,當發電商要拿到市場賣,他們就開始轉筆桿猶豫」,標檢局近期持續拜訪金融機構,盼能找到解方。政府正著手引導綠電進入市場。

未來若綠電成功引入市場,中小企業面臨的下個問題是「該找誰買」?林子倫指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綠電需求量不同,大企業可直接找上發電業者;中小企業需求小,需透過「中盤商」,也就是售電業。

2017年《電業法》修正後,台灣開放民間售電業,至今已有21家。售電業左手向發電商買電、右手賣電給用戶,不僅能幫中小企業找綠電,還能協助處理繁瑣的行政程序。例如歐萊德成功買到轉供綠電,就是透過售電商「陽光伏特家」。

標檢局也認同,若要讓中小企業買得到綠電,售電業是重要角色。近期,標檢局除了找售電商一對一交流,期望了解發展困境,也提供公版PPA(購售電合約),協助售電業發展成熟機制。謝翰璋說,「未來希望綠電變成標準化商品,例如50瓩一份」,讓中小企業透過售電業買綠電,「就像去便利商店購物一樣簡單」。

政府目前以「倡議永續金融」「扶植售電業」兩手段,期望將綠電引入市場。許博涵建議台電也可調整自身角色,甚至親自當售電商。事實上,台電在2020年就取得綠能售電業執照,不過林子倫說,台電目前只是「備援投手」,若未來市場需求遠大於供給時,才會考慮。

今年初,葛望平公開主張「綠電正義」,呼籲政府讓中小企業也有購買綠電的公平機會。攤開台灣綠電產銷圖來看,多位專家都指出,想讓中小企業買到綠電,不只是量的問題,綠電市場機制更為關鍵。政府該做的不只是增加綠電,更需加速綠電市場成熟,讓發電商逐步走出台電「奶媽制度」的保護。

台灣排碳係數高
輸在起跑點

綠電順利進入市場以前,中小企業只能繼續使用「灰電」。不過,台灣的「電力排碳係數」高,成為企業國際競爭的另一劣勢。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說,「未來碳排都會反映在成本,我們現在是輸在起跑點。」

「電力排碳係數」指台電每發一度電所產生的碳排量。排碳係數高,代表發電結構中,火力發電等高碳能源的比例較高。目前台灣的排碳係數不僅高於南韓、日本及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更是法國的十倍。對企業來說,發電換算出的高碳排相當不利,未來出口商品可能被課以重稅。

李堅明舉例,南韓是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主要競爭對手;目前台灣每度電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南韓多出86克,在開徵「碳關稅」的市場機制下,假設每噸碳價20美元、企業一年使用100億度電,那麼台灣的出口成本將比南韓高出1720萬美元。

歐盟、美國與日本仍在擬定碳關稅的計算方式,李堅明觀察,用電排放很可能是課稅的標準之一,因此降低排碳係數是台灣當前要務,「不要在全球淨零競逐中落隊」,否則台灣企業會遭國際供應鏈無情地淘汰。


延伸閱讀:
一、政府開解方 辦綠市集 撮合供需
二、融資法規 兩大阻力待解
三、排碳係數高 輸在起跑點

走向淨零
企業也要提路徑圖

國家減碳需要路徑圖,企業同樣需要。去年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今年台灣金管會也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碳盤查頓時成為企業必考題。

但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提醒,碳盤查只是第一步,若企業沒有路徑圖,拿到碳盤查認證後,依然不知下一步。

陳來助說,中小企業急著做碳盤查,因為有兩列火車同時衝過來:一是法規要求;二是國際品牌陸續宣示碳中和,要求供應商開始減碳。

歐盟明年開始要求業者輸入五類產品時必須申報碳排;2026年開徵碳關稅。金管會也從明年開始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碳排,逐年推進,2027年前全體上市櫃公司要完成碳盤查並通過查證,包含子公司。

碳盤查變成必考題,不少企業主急著找顧問、取得碳盤查認證。陳來助卻指出,企業若只想拿到碳盤查證書,卻未同時畫出減碳路徑圖,那麼拿到證書後,往往也不知如何走下一步。為此,他去年底開辦「零碳大學」,協助中小企業不只做盤查,也要找出減碳路徑。

陳來助建議從未做過盤查的中小企業,先從「能源管理」入門,接著進行「組織碳盤查」,最後才做「產品碳足跡盤查」。他表示,企業做完能源管理驗證(ISO 50001)就能找出內部高耗能處,著手改善後,通常可省下3到5%電費,效益很明顯。

「中小企業本來被關在房間裡,突然門打開叫他出去跑,他會怕啊!」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說,中小企業面對減碳壓力,勢必會感到焦慮、茫然。

他建議企業淨零轉型可分四個階段:首先進行碳盤查,了解企業碳排量;第二是根據盤查結果,找出排放熱點,進行減排;第三是針對剩餘排放量,買碳權進行抵換;最後才是使用負碳技術,但目前成本仍然太高。

陳來助認為,中小企業減碳前「先了解全貌」很重要。「很多人一想到減碳就是買綠電。」他指出,企業還沒做碳盤查就急著買綠電、甚至買碳權,這是一大盲點;因為還沒做盤查,就無法找出熱點進行減排,此時光靠買綠電或買碳權,未來公司只會越買越多。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則呼籲企業「換個角度解讀數字」。他表示,碳盤查如同會計系統,是一套用來衡量減碳成果的共通語言,讓低碳經濟得以被量化;企業思考減碳路徑時,眼光應該超越數字,必須要有「戰略」。

他解釋,未來控制碳排量對企業而言,只是很基本的事;企業要把眼光放更遠,思考如何找到低碳經濟中的新角色,「不要只看到限制面,還要看到發展面,兩個角度完全不同。」

黃正忠舉例,台灣不是產油國,但是未來的低碳發展剛好就是不靠一滴油;同樣地,過去台灣不擅長製造內燃機,「偏偏未來的汽車就是沒有內燃機。」他認為,台灣面對低碳轉型充滿機會,企業規畫路徑圖時,別只是為了應付法規或供應鏈要求,更應把握機會,藉此描繪未來的戰略與藍圖。





採訪/蘇彥誠、周妤靜、徐珮君、劉秀珍
影像/蔡宗儒、陳靖宜、聯合報系資料庫
數位製作/許詩愷、周妤靜、蘇彥誠
製作單位/願景工程基金會、經濟日報
監製/羅國俊、何振忠、梁玉芳

點此看更多報導:願景工程基金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