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工程DNA解密

願景工程DNA解密

《校園營養午餐》幕後花絮

採訪路上 找出三大揪心的不足

彭宣雅/採訪中心生活組記者

說實在的,跑新聞真的需要一點運氣!去年參與願景工程「校園營養午餐」專題系列報導,對我來說,這其實這是一個很揪心的題目。

偏鄉學童 有人一天只靠學校這一餐

大家可能還記得這套專題中嘉義阿里山達邦國小「小賢」的故事。去年因為這套願景,去了一趟阿里山達邦部落,找到一個個案孩子「小賢」,報導了他的故事,因為小賢的原生家庭有許多狀況,即使智力沒有問題,但由於孩子長期缺乏大人照顧,也缺乏刺激,導致他到五年級還不知道要「洗澡」,表達能力也有問題,到五年級,小肌肉發展不良,連基礎的握筆都有問題,直到老師發現他在課堂上猛喝水,才發現原來孩子根本沒吃飯,他一天當中,只吃一餐,就是學校午餐,對他來說,午餐不僅只是午餐,是他賴以維生的食物來源。

學校午餐對小賢這樣的偏鄉弱勢童,恐是一天中唯一吃到的東西。記者劉學聖/攝影
學校午餐對小賢這樣的偏鄉弱勢童,恐是一天中唯一吃到的東西。記者劉學聖/攝影

要找到這樣強的個案故事,憑良心說,需要很多人的幫助,也需要很大運氣,會找到小賢,真的運氣成分比較大;另外一方面,由於主跑農環,很多時候需要接觸地方的官員、農漁民,這些有時都是無形的資源寶藏,當我需要地方支援時,這些長期深耕的農漁民們,就是我第一個諮詢的對象。

運氣加深耕 好的故事就出來了

在前年底,一位在嘉義縣政府工作的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個小故事,他當時因公到阿里山區學校拜訪,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他不解,為什麼寒假期間,一般的小學都是空蕩蕩的,老師甚至會交代孩子們,寒假別到學校來,但山上學校的孩子,為什麼寒假都跑到學校去,就連晚上都在,「難道家裡沒大人嗎?」

後來仔細追問發現,這些孩子在那段期間,「家裡還真的沒有大人在。」因為農業縣市,那段期間山上的父母可能下山打零工;有的家長因為農忙受了傷,到山下的醫院治療;有的根本是隔代教養,阿公阿嬤恐怕也無力照顧.........大人們為了生活奔走,看了這些孩子們的處境,山上的老師們於心不忍,只好叫孩子到學校來,至少,學校中午老師們會煮飯,孩子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吃,寒假至少有一餐能吃飽,老師也就近照顧孩子們,不要亂跑。

這件事情,雖然是在好友臉書上看見,但一直放在心上,不斷在思考,我們可以幫上什麼忙,還能做些甚麼,沒想到去年的願景題目公布時,我第一個想到這件事,仔細回頭續問這位朋友裡面的細節,找到學校,與校長電話深談,最後促成了嘉義三天兩夜的採訪。

阿里山達邦國小營養午餐食材取得不易,下山採買一趟就是140公里。記者劉學聖/攝影
阿里山達邦國小營養午餐食材取得不易,下山採買一趟就是140公里。記者劉學聖/攝影

孩子寒假還到學校 這就是線索

學校午餐四章一Q政策,其實是國家政策美意,是想讓孩子們吃的更好,要求要四章一Q、要求必須有機,但政策制定從台北發想,卻沒有考量到各地方的城鄉差距以及資源差別,恣意拉高學校午餐的條件與規格,造成偏鄉地區的孩子們要吃一頓「午餐」,無形中的困擾與壓力。

但採訪團隊,卻在山上看見的是政府政策宣傳之外的另一個景象,為了運送食材上山,一周要兩趟,一趟140公里的奔波,但成本卻是少的可憐,進一步發現政策的問題,並且促成改變、獲得社會的回響。

在孩子天真笑容下,大人有責任把校園午餐辦得更營養、更美味。記者林伯東/攝影
在孩子天真笑容下,大人有責任把校園午餐辦得更營養、更美味。記者林伯東/攝影

吃得到、吃得好、吃得讚 先將專題定向

這套專題在開始發想時,即與願景工程策略長何振忠、北市召集人陳惠惠、生活組前組長王彩鸝確定三大方向:吃得到、吃得好、吃得讚,點出當前校園營養午餐仍存在著極大城鄉差距,預算在都會區最高一餐六十元,到了偏鄉最少只有卅多元,首要改善之務就是要讓學童都能吃得到。其次,以鄰國日本和韓國為例,營養師配比遠比台灣為高,而且有專法依據,台灣的營養師遠遠不足,如何為孩子的午餐營養把關?最後是吃得讚,其實在政府開設學校午餐辦公室之外,民間已有不少民間團體自發性的關心學生午餐問題,同時也有廚師積極從事改善學校午餐的口感,在一樣的預算下,仍可烹調出美味的午餐,不會再被學生和家長嫌學校午餐不好吃。台灣進入已開發國家,飲食文化理應更精進,每個孩子更必須受到平等的對待。

專題加活動 全面提升校園午餐的關注度

在採訪製作這套專題時,小組也同步與關切營養午餐的「學校午餐22」主持人黃嘉琳保持連絡,願景工程並與大享食育協會協辦第一屆學校午餐大賽、學校營養午餐徵文,以及台灣營養午餐時光機的展覽,從報系資料庫中找出不少珍貴的老照片展出。

這套專題刊出時間,正好也發生台灣農糧生產過剩的問題,我也應邀上「張大春泡新聞」談校園營養午餐及農產政策相關問題,增加宣傳管道。嘉義縣也在願景刊出後主動協助小賢的個案,並針對山上偏遠學校專案協助。學校營養午餐的改革之路還要加油,願景工程會在這條路上永遠監督與同行。

記者隨著校園廚工到自家農地摘菜,學童的菜大多來自這裡。彭宣雅(右)、連佩宇(左)
記者隨著校園廚工到自家農地摘菜,學童的菜大多來自這裡。彭宣雅(右)、連佩宇(左)

延伸閱讀

【校園營養午餐】完整報導 更多專題精彩幕後花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