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上路,大學考招制度也迎來劇烈變化,其中不少改革參照國外經驗,希望朝多元入學管道、招生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卻還有很多未到位之處,引發各界批評「四不像」。《聯合報》盤點出現行大學考招三大問題,包含台灣無法擺脫考試為尊的取才思維、高中端缺乏升學諮詢、大學端選才機制貧弱,並深入分析美國招生制度實際作法,提供台灣借鏡。
台灣108課綱強調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考招制度也跟著變革,更看重高中生如何在學習歷程檔案中呈現自己三年來的學習成果,與個人特質、能力。儘管新課綱的目標是希望能避免「成績定生死」,但現況是學測仍為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門檻,台灣尚無法完全放下考試主義以及對分數的執念。
台灣的學測、分科測驗(過去為指考)雖與美國標準化考試不完全相同,但從美國各大學的招生趨勢來看,正逐步降低對考試取才的依賴。
分數不是唯一 美國大學不再依賴考試成績
自從SAT、ACT等標準化考試在美國紮根以來,已被廣泛認為是評判學生素質的要件,分數攸關學生是否能進入理想校系。然而美國近年來要求廢除標準化入學考試的聲浪不斷,許多大學接連展開大型實驗,宣布改採「選擇性提交成績」(test-optional)或「完全不看成績」(test-blind)的入學政策,當中不乏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系統等頂尖學府。
哈佛大學招生暨學費補助辦公室主任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在聲明中表示,「沒有繳交標準化考試分數的學生,申請入學時並不會處於劣勢,我們鼓勵他們提供任何可以展現高中期間個人成就以及未來前途發展的資料」;耶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昆蘭(Jeremiah Quinlan)強調,「我們會綜合考量申請者的特質,在全人評估(whole-person evaluations)中,著重中學期間的學業進步、教師的評論,以及學生對自身興趣、背景和抱負的陳述,考試成績僅佔一部份」。
事實上標準化考試制度已為人詬病多年,一派教育專家認為,SAT和ACT僅反映出學生有多會考試,而非他們學習了多少,分數高低並不等於學生未來在大學的表現,更無法評判其他較難量化的能力。此外也有批評指出,考試有利於富裕申請者,拉丁、黑人等少數族裔和經濟弱勢學生在競爭中往往處於下風,加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學生群體的社會經濟多樣性倒退。
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切 那什麼才重要?
一份由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合作進行的研究給了我們答案:人格特質。參與這項計畫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大教授海克曼(James Heckman)和耶魯大學經濟學家亨福里斯(John Eric Humphries)曾指出,責任心、毅力、社交能力、好奇心、時間管理,以及蒐集資訊、計劃、組織和記住細節等軟實力,比標準化考試更能預測學生是否會在大學取得成就。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於2016年發表題為《翻轉趨勢:藉由大學招生鼓勵關心他人和公益》(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的研究報告,掀起大學招生對全人素養的重視。作者之一的維斯博德(Richard Weissbourd)認為,現今文化向年輕人傳達的訊息是「著重個人成就」,反而忽略了關懷他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報告內容提到,應將標準化考試比重降低,因分數往往與家庭收入高度相關,並呼籲將學生社區參與、家庭貢獻、社會關懷等納入審查,其中還建議審查委員透過論文和參考資料,去判別哪些學生是發自內心、哪些只是做表面功夫。
然而也有部分教師反對弱化學術硬指標,認為招生如果將重心從學習成績轉移到背景特質,可能會偏離大學價值和培育人才的目標,學生素質不一恐難以保障教學品質,進而造成國家資源或個人時間的浪費。
麻省理工學院(MIT)今年3月再度宣布恢復採計標準化考試成績,適用於2023學年入學的申請者。招生主任施米爾(Stuart Schmill)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標準化考試有助於校方評估所有申請者的學術準備情況,並協助識別社會經濟弱勢的學生,相信要求提交成績比選擇性提交政策更具公平性及透明度;此外,標準化考試也能準確預測學生未來的學習成果,尤其是在數理方面。」
亞裔美國人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也批評改革脫離現實,他表示美國最大的危機是理工科教育落後,導致高科技人才不足,只能雇用大量移民填補缺口,強調現在需要的是注重學習成績、提升理工科教育,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著重人格特質或加強社區服務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