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傷通報量4年暴增7倍

青少年傷痕下想說些什麼?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一些不開心、壓力,好像隨著傷口的血,一起慢慢流出來了。」「我知道自傷不好,但我沒有更有效的舒緩和釋放方式。」「看著手上傷口流血,我覺得很舒服。」

輔導室裡,學生A坐在輔導教師對面,手臂上有著一道道紅色血痕,緩緩說出自己的感受。

說話的同時,A有點害怕和矛盾,一方面希望有人可以看到她的傷、接收到她的情緒,讓周圍大人都知道,「我真的很痛苦」;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自傷是不好的行為,羞於啟齒,更害怕看到家人的眼淚,或遭到嚴厲責罵。

「你怎麼會做這樣的行為?傷害身體不好你知不知道!」「你還只是學生,有什麼好痛苦成這樣的?」「你這樣我會心疼,所以拜託你不要再割了。」A腦中浮現出這些父母、老師可能會有的反應,更猶豫要不要說出心底話。

第一線輔導教師和心理師,近年常常接到像A這樣的學生自傷通報。教育部統計,2020年各級學校通報學生自傷案量達8625人次,相較2016年1029人次暴增7.3倍。台北市某公立高中,去年一年校內就有60幾件學生自傷通報個案。

自傷在學生間形成風氣,甚至出現班級中多人集體自傷。圖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班上近四分之一學生都在自傷

更令人心驚的是,自傷有時已不只是個人行為,而是形成「集體」氣氛,在班上擴散、渲染開來。台北市立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就曾經碰過一班20幾個學生中,有5至6個學生被通報自傷,比例接近4分之1。

自傷方式除了常見的割手,吳姿瑩碰過的個案中,有學生會無法控制狂摳自己的手,「摳到你很難想像他洗手時會有多痛」,一雙手「體無完膚」;也有些學生會去拔頭髮,男學生則常見情緒低潮、滿腔憤怒或痛苦難以緩解時,會猛搥牆壁,滿手是傷。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陳劭旻指出,「集體自傷」最常發生在國中階段,國中是青少年開始發展自我的時期,也要開始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若沒有找到正確的情緒抒解方式,就可能會走上自傷這條路。

社群網路的影響也很大。陳劭旻表示,相較過去,學生現在只要有心搜尋,就能在社群上看到他人分享自傷經歷,內容鉅細靡遺,不只將自己血淋淋的照片PO上IG、臉書,還會深入描述自傷後「心情變好、情緒壓力被釋放了」等感受。

有鑒於青少年自傷行為愈來愈普遍,Instagram從2019年開始著手防範,移除自傷的血腥圖片和內容,並提供協助警語;Facebook也提出社群守則因應。圖/取自Instagram、Facebook

這些PO文看在專業人員眼裡,背後隱含的訊息是孩子渴望更多關心,但對年輕學生而言,容易只看到表面上傳遞出的訊息,也就是:「自傷很不錯」。此外,青少年時期同儕影響會最明顯,有人先割了,其他人就會想試試看,有時傷痕甚至成為青少年尋求同儕認同的「勳章」。

國小學生也會割手

近年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集體自傷也時有所聞。《聯合報》今年3月推出「憂鬱世代」系列專題時,有多位家長在社群上分享,留言稱「國小現在也會自傷,都是一群孩子一起做」,家長心慌又不知該如何處理。

學校發生過幾次,學生用美工刀在手上畫血痕,同學之間一起割,刀痕不深、細細的,但潛在憂慮是,為什麼會這樣?

—南投縣人和國小教師呂家賢

呂家賢觀察,班上若出現一個自傷學生,教師介入晤談後,很容易會接連拉出一串學生。國小生會「學習」到用自傷方式來抒發情緒和壓力,多數根源來自原生家庭,例如家長本身有龐大經濟壓力,有時更伴隨藥酒癮問題,「家長手上的刀痕就很可怕」,孩子會模仿和嘗試。

教育部校安通報統計,2019年有290件國小生自殺、自傷案件通報,是2011年75件的3.86倍,連幼兒園也有1件自傷通報,顯示自傷已不只是青少年間課題,年齡層正逐漸下降。

為何孩子要自傷?

「自傷跟自殺狀態非常不同,自傷是孩子求救的訊號。」陳劭旻從過去接觸過的學生個案觀察,自傷的學生並非真的想結束生命,而是在抒發情緒或求救。

陳劭旻表示,很多時候學生自傷,是因為沒有學習到其他抒壓方式,或者環境根本不允許他用其他方式表達痛苦,才會走上自傷一途,靠流血來追求放鬆和平靜,也讓周圍感受到自己到達臨界點的壓力。

家庭關係是學生自傷行為背後的高風險因子。第一線教師和心理師觀察,自傷的孩子通常都受到家庭影響,有可能家庭本身就是孩子的壓力源,或者是家庭內氣氛高壓、權威、負面,孩子無法向家人表達真實情緒,或表達了也不被接受,長期下來都很「悶」,最後選擇自傷。

例如陳劭旻曾遇過一位學生,父母感情不睦、高壓管教,孩子承受家庭關係和課業上的壓力,但當他動念想和父母表達痛苦時,看到母親因婚姻關係整天以淚洗面,孩子一方面會心疼家人,不敢再將自己的痛苦告訴父母,另一方面也會對家人感到憤怒,「為什麼我得一個人承受這些,沒人可以幫助我!」憤怒無法抒發,轉而變成傷害自己來表達痛苦。

台北市某公立高中教師小宣(化名)則曾接過一通學生的求救電話,孩子本身有憂鬱症,有天打電話給小宣,「接起來就聽到孩子一直哭,『老師,我媽媽服藥,躺在床上醒不來怎麼辦?』」看過家人自傷,該名學生有次仿效母親,躺在床上一直吞藥,還好師生間關係不錯,平時就會致電關心或互傳訊息,才及時發現。 

陳劭旻指出,家庭影響長期且深遠,例如家人間可能感情不睦、一直都在吵架,孩子長時間處於煩躁情緒,找不到人說;課業壓力往往也與家庭扣連,孩子會擔心考不好讓父母失望、被訓斥,有類似家庭議題的孩子常會聚在一起分享痛苦,也一起嘗試用自傷的方式解決壓力。


前輩技巧傳授 社會拉力消失

陳劭旻指出,學生要走到自傷之前,內心其實都會猶豫,因為從小到大家人、師長都會灌輸「傷害自己的身體,是不好的行為」,社會規範是很強的緩衝和拉力。但若班上有人開始做、人數慢慢增加,學生就會覺得自傷好像也沒那麼嚴重,「反正大家都在做」,社會拉力消失。

此外,集體自傷的另一個風險因子是存在「技巧傳授」。自傷「前輩」會教導「後輩」,這樣的技巧教導讓師長更難及早發現學生自傷行為,防範更加困難。

接住傷痕背後的求救

當自傷成為常見現象,學校、教師、家長等周圍重要他人,應該要如何察覺、防範及應對?

吳姿瑩表示,在網路普及和社會變遷的背景下,這世代的孩子本身就比過去容易焦慮、失落,陷在相互比較和迷失自我價值的痛苦中,若周圍沒有可以支持他的手足、家人、教師、同儕,容易走上自傷或物質濫用一途。提升教師、家長對自傷的知能變得更為重要,也需要透過班級輔導,建立同儕間的「友善互聯網」,並強化情緒教育課程,多管齊下幫助學生。

吳姿瑩舉例,若教師讓孩子感覺有距離感,班級氣氛緊繃高壓,孩子遇到事情時,會「心裡怕怕的」,不敢和教師求助,怕碰到訓斥、否定等「典型大人反應」,輔導室會透過諮詢提供教師協助,強化教師對自傷行為的敏銳度,也設法營造互助的班級氣氛,讓孩子遇到事情時敢於訴說、尋求幫助。

同儕間也很關鍵。吳姿瑩表示,憂鬱到一個到程度的孩子,看事情的視野會限縮,沒辦法看到其他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輔導教師平時可以做的,是營造出同儕友善氛圍,例如透過活動設計讓全班匿名分享自己的煩惱和抒壓方法,如運動、吃美食等,讓需要幫助的學生覺得自己不孤單,並讓所有學生知道可以到哪裡尋找求救資源,「彼此關心和提醒,互相支持」。

🚫 遇到孩子自傷,這些話千萬別說:

1. 我又沒有給你很多壓力,你幹嘛自尋煩惱、自己想那麼多?
2. 你就是之前沒有照著我說的做,才會一下壓力太大!
3. 我日子比你苦多了,學生哪有什麼壓力?
4. 你這樣傷害自己,我比你還想死。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製表/洪欣慈

遇到孩子自傷 家長別慌了手腳

若發現自己的小孩或學生已有自傷行為,陳劭旻提醒,多數教師和家長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驚慌、憤怒、心疼,「學輔中心會收到各校的資料,從文字上就可以看出學校的語無倫次和慌亂」,但如果大人們自己都嚇成這樣,怎麼幫助孩子?

他建議,教師、家長發現孩子自傷,第一步要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孩子覺得這個大人夠穩定、可信任,才會願意侃侃而談。安穩自己的身心後,第二步再來關心孩子。

關心方式也要切記不是去執著孩子為何自傷,而是要設法了解孩子自傷背後遇到的困難。陳劭旻表示,通常孩子被發現自傷行為時,會有很深的羞愧感,覺得自己做錯事,「大部分孩子會覺得糟糕,怎麼辦,要被罵了」,這時周圍師長和家人最好的做法,是單純去關心、理解孩子的情況。

但陳劭旻也提醒,千萬不要讓關心變成情緒勒索。舉例來說,「你做這件事,我很心疼,我很關心你」,這句話是關心,但如果變成「因為我會心疼,所以你不要再割了」,這就變成家長拿自己的傷心去控制孩子行為,只會讓孩子壓力更大。

✅ 調整、安頓好身心後,你可以這樣幫助孩子:

1. 提升和孩子相處的品質。不要劈頭只問功課或成績,可以問跟同學間的互動、今天過得如何,準備孩子愛吃的東西,晚餐時間一起聊天。
2. 建立固定的親子互動。例如一起騎腳踏車、看電影、吃飯,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
3. 設法與孩子搭起溝通橋樑。若不知道怎麼開口跟孩子談,可以先透過前面兩點方式,慢慢鋪陳、醞釀出談話氛圍,累積孩子信任感候再開啟對話,切記不要單方面一直說教,要雙向溝通。

資料來源/記者整理 製表/洪欣慈

若身邊有親朋好友或自己有憂鬱症狀、出現自傷行為,可尋求專業協助:

● 生命線24小時專線:1995
● 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董氏基金會: (02)27766133 #21~25
● 兒盟踹貢少年專線:0800-00-1769 ( 一至五 16:30-19:30 )/ LINE 帳號 :@youthline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採訪:洪欣慈
網頁設計:許瑋琳
影像:林澔一、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1.10

延伸閱讀

大學生相約走絕路 背後凸顯自殺防治困境
大學生相約走絕路 背後凸顯自殺防治困境
查看全文
憂鬱世代:誰殺了台灣青少年
憂鬱世代:誰殺了台灣青少年
查看全文
青少年的憂鬱自白
青少年的憂鬱自白
查看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