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使命」
致力讓宇宙中最湛藍的星球永遠這麼藍
「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的實踐之一,就是席薇亞˙厄爾(Sylvia Earle)的「藍色使命」(Mission Blue)。
被紐約時報譽為「深海女王」的席薇亞˙厄爾,曾出版超過225本著作,畢生致力於海洋保護事業。她曾於1970年帶領一隊潛航員參與美國政府的「玻隕石二號」(Tektite II)研究計劃,在海底實驗室居住整整兩星期。1979年,她更以JIM耐壓潛水衣潛進太平洋水面以下381米,創下自由下潛世界紀錄。
席薇亞˙厄爾自1982年起便擔任勞力士代言人。她所熱愛的大海近年來因商業捕撈已導致多種魚類數量減少90%、將近一半珊瑚礁已經消失或者面積銳減、出現了數以千計的「死亡區域」。她在2009年獲頒TED大獎之後,便發起了「藍色使命」計畫,希望能在全球對於物種保護具有重要生態意義的海域,建立名為「希望點」(Hope Spots)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鼓勵當地居民自主申請、由下而上推動變革,保護豐富多樣的海洋生態系統。
勞力士於2014年開始與厄爾攜手合作「藍色使命」。這個宏大的任務目標最終希望達到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針對保護海洋環境所呼籲的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把全球三成的海洋面積納入保護區。12年來,「藍色使命」在全球共設立了130多處「希望點」,並直接與超過69個國家的社區合作。首批加入希望點的加利福尼亞灣(Gulf of California)鯊魚數量增加了400%、位於珊瑚礁三角區(Coral Triangle)中心位置印尼布納肯海洋公園成為綠海龜和玳瑁龜的庇護所…,而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ágos Islands)與科科斯(Cocos)群島之間的保護區遷徙水道的建立計畫,能保護至少5種以上瀕危動物的生存,更會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
除了支持理念相同的既有計畫,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的計畫,還包括透過1976年創立的雄才偉略大獎(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簡稱RAE),鼓勵有志之士致力改善大衆生活,保護地球。核心價值在於協助推動地球的永續轉動,不僅止於人類之間彼此互助,也擴及人與自然的共生共存。
自1976以來,2年一度的勞力士雄才偉略大獎,每次選出5位大獎得主。此勞力士獎項與其他獎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不需要已經達到什麼成就才能被表揚,而是其宗旨在於協助推動、促進全新或正在進行的計畫;獎項的申請也無學術或專業要求、無性別或國籍限制,只要年滿18歲就能報名。
逾40年來,從超過35,500申請者中,經專業團隊遴選出的155位大獎得主,許多計畫與環境保護直接相關:至今已累計種植2,300萬棵樹木、保護43種瀕危物種及30個主要生態系統,其中包括57,600平方公里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現數以百計的新物種、完成18艱鉅的探險活動、並研發了48能夠廣泛運用的創新技術,估計全球各個角落共有1,700萬人受惠。
2019年的RAE,共有來自111個國家共957人申請角逐,最終的5位得主,都在不同的領域努力推動著深具原創性與影響力的計畫。有的計畫與環境保育直接相關、最終成果惠及人類,例如華裔科技企業家汪郁雯(Miranda Wang)著手當下最嚴重的塑膠污染問題、推動創新工序,將不可循環再用的塑膠廢棄物轉化為具價值的化學製品。巴西的漁業生態學家祖奧.坎波斯.席爾瓦(João Campos-Silva),推動當地社團及捕魚業合作保育世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巨骨舌魚,進而保護依賴亞馬遜河流生活的土著生活與傳統文化。來自印度的保育科學家克里蒂·卡朗斯(Krithi Karanth)致力為野生動物和當地居民的共存找到平衡,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協助受損居民申請國賠,減少野生動物與印度國家公園附近居民的摩擦。
有的得獎計畫,或許未必直接促成環境的永續,但最終能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法國科學家葛瑞格·庫爾坦(Grégoire Courtine)革命性的治療方案,運用植入式電子「橋樑」重建大腦和腰椎脊髓之間的訊息傳導,助癱瘓患者再次行走。在瘧疾肆虐的非洲,烏干達青年布萊恩·基塔(Brian Gitta)的低成本的新型手提設備Matiscope,則能在數分鐘內完成瘧疾快篩,為確診患者提供即時的治療。
在宇宙中的我們唯一的地球上,期許所有生命都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