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關稅海嘯來襲,許多台灣企業,如台達電、台泥都選擇正面迎擊這波減碳浪潮,創造綠色商機。未來,在零碳目標下,各家大廠都會要求供應鏈、合作廠商做到碳中和,不會再有傳統和科技產業的區別。
今年以來,跟2050「淨零碳排」或「碳中和」相關的論壇、研討會此起彼落,大家都在關心:這麼多國家跟進宣示2050碳中和願景,他們要怎麼做到?商機在哪裡?最重要的:台灣呢?
歐盟在2019年開第一槍,宣布2050碳中和的綠色政綱,同時祭出「碳關稅」的落實手段,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127國跟進,以2050為碳中和目標年。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目前立法推動2050碳中和的國家不到十個,不過,即使未立法的國家也大多提出具體作法,「因為對經濟影響太大,這次是玩真的」。
企業對產業環境變化最敏感,尤其品牌大廠如微軟、Nike等品牌已紛紛領先政府自主倡議碳中和,台灣如台積電、鴻海等企業,也在品牌供應鏈壓力下,自主跟進承諾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或碳中和承諾。
「這就是未來」,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說,企業很清楚,以「碳足跡」為管理核心的時代來臨,不做碳中和就打不進大廠的供應鏈,像蘋果、微軟、電商巨擘亞馬遜等大型品牌的供應鏈,甚至要提前在2030年和2040年達標。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也表示,金融界強化「責任投資」觀念,減碳等永續治理(ESG)做得好,才會被視為好的投資標的,募資較容易,換言之,「No ESG,No Money」。
產業界碳中和目標
正面迎擊碳關稅 台企看見綠色商機
工研院「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表示,隨著碳關稅、零碳排供應鏈的氣候海嘯來襲,也是台灣產業「轉大人」的好機會,他建議國人換個角度思考,其實減碳就是經濟行為,過去是壓力成本,要用方法讓它變成綠色商機。
他舉例,像台泥一噸水泥會排出84%重量的二氧化碳,這麼高排碳的企業要做到2050碳中和,簡直是天方夜譚;台泥都這麼願意面對,就是連最後的方法都不放棄。
台泥跟工研院合作在花蓮打造亞洲最大的碳捕捉實驗室,把排到空氣中的碳抓回來,轉成甲烷、甲醇等化學品,除了給石化、鋼鐵業製程循環利用、減少排碳,還能給鞋廠做成塑膠鞋底,用途非常多,這就是循環再利用商機。目前實驗室還用這些碳養藻類產出蝦紅素,做成營養價值高且受歡迎的霜淇淋,「不必養蝦就有蝦紅素,證明碳循環經濟不是夢。」
友達光電2008年承諾展開含供應鏈在內的「綠色承諾」,透過數位轉型,以監測系統結合物聯網蒐集製程環節的資源消耗數據,並導入國際能源查證系統的第三方認證,不僅水、電大減四成以上,排碳也比2007年少62%。
「賺到的遠比投入的成本多很多。」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說,一年可省147萬噸水、一億度電,但這些都是很小的錢,因為累積綠色製造、循環生產的技術經驗,友達不僅提升三成的生產力、降低成本,還能技術輸出,教其他產業怎麼減碳,賺的才是永續的大錢。
談到碳循環商機,中鋼總經理王錫欽深諳此道。他說,中鋼十年來執行1163件減碳專案,等同348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固碳量,實際落袋的「綠金」超乎預期,光是中鋼汽電共生及廢熱回收產生的蒸汽,提供鄰近化工廠使用,一年就有十幾億元收入,化工廠可省下製造蒸汽的耗能與排碳,吹起工業區循環經濟的風氣。
「沒想到國際氛圍變化這麼快,前年還在講減碳,去年就變成要『零碳』。」王錫欽說,鋼鐵是高排碳行業,儘管早就意識到要減碳,但要做到碳中和需要革命性的製程,中鋼除組成「碳中和推動小組」盤點碳中和路徑,也探索「氫能冶金」等國際主流作法,但台灣的氫源是一大難題,「不管如何還是要積極面對,化挑戰為機會。」
台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所兼任教授楊之遠觀察許多指標性的企業,已積極面對碳中和目標,「這是企業自救突圍,是生存之必要,也是競爭力之必要」;從實際經驗也發現,沒有一家公司會賠錢做減碳,當中龐大的商機等待企業挖掘,可惜的是政府至今好像還躲在棉被裡,既不對碳中和目標表態,也不端出政策引導企業,連檢視企業喊出碳中和目標的檢視標準都沒有,只會害企業與國際脫軌,平白損失綠色商機。
「不要因為不了解零碳經濟而來不及因應,讓台灣成為經濟的一代拳王。」程淑芬提醒,在零碳目標下,企業賣產品的對象都是要求碳中和的客戶,不會再有傳統和科技產業的區別;企業要了解國際趨勢,別讓記憶抗拒進步,也不要把零碳想成絕境,金融業應該扮演進步的驅動力量。
台達電抓緊氣候商機
想像身在這樣的辦公室:每座冷氣、影印機、燈泡的用電量都受監測,看是否出現異常,主管還會定期收到耗電排行榜;當你離開座位、走出辦公室,頭頂的燈就自動熄滅。電是如此珍貴,像沙漠中的用水一般,誰敢大意?
這嚴格的用電管制,正是台達電位於台北內湖科學園區總部的日常。這套歷經多次改造的智慧節電系統,一年已為台達電省下120萬度電,建置的前3年省下的電費就已抵銷成本。這套系統為公司省錢,更是未來銷向全世界的熱門產品。
「客戶要求百分百綠電,你(供應鏈)如果無法滿足,就等著掉單!減碳現在是企業的MUST(必做的事)。」永續長周志宏說得斬釘截鐵。台達電去年營收、獲利、毛利率同創新高。
「淨零碳排」如今是企業能否在這波競爭中存續的大考驗。早就「準備好了」的台達全力衝刺「儲能」產品市場,發展「氣候商機」。
台達創辦人鄭崇華堅持總營收8%投入創新研發。僅僅3年前,台達電股價破底,鄭崇華親上火線回應股民:「研發不是浪費。」如今各國企業紛紛致力減碳,要求供應鏈全面綠化,證明環保已成「競爭力」,促成台達營收屢創新高。
周志宏說,已有歐美大廠要求台達提供低碳認證,所幸當年提前準備,今年台達更決定繼續提高研發占比。
台達電一直被視為台灣減碳和綠建築的模範生,叫得出品牌的國際大廠,幾乎都會用到台達產品。創辦人鄭崇華這條減碳之路,啟動極早,2006年就在集團內設立「永續委員會」,今年三月進一步將CRS團隊改成ESG團隊,腳步不只領先政府,集團裡的指標都是跟著道瓊永續指數(DISI)走。
今年台達電加入國際氣候組識「Re100」,承諾台達全球所有據點在2030年前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達成碳中和,引起矚目。同業看來不可能的目標,他們早已布局。
2007年起,台達電每年派員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從第一家與會的台灣企業,進而成為大會觀察員,受多國邀請分享經驗。周志宏回憶,初次參加時,台達剛蓋好台灣第一棟綠工廠,急著向國際證明軟實力。拎著筆電就單刀赴會,現場也只分到一格小攤位做陽春展示,「有人經過,就趕緊打開簡報,像擺地攤」。
時移事往,當百餘國響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時,台達早由「節能」到「儲能」技術準備妥當,因應國際挑戰。
台達電應用研發的節能技術,打造綠建築已達27棟領先業界。捐給成功大學的綠建築研究大樓,成為台灣第一座「零碳」建築。在莫拉克風災之後,台達捐建的那瑪夏國小也已達到淨零能耗。
節能之後,台達接著朝「儲能」發展。先在日本兵庫縣打造太陽能電廠,去年再赴橫濱經營電動車充電站。周志宏說,這座充電站搭載獨門「雙向」充電技術,若發生停電,車輛還能把電源回充進辦公區,被橫濱市選為「災難應變中心」的預備用地。
台達電等大供應商不怕國際客戶提條件,但下游的原料、零組件商卻難以調適,台達必須輔導合作業者轉型,減少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周志宏認為,帶動產業提升技術,是領頭羊的責任,唯有「共好」,才能替地球找出路。
他也建議,政府應盡快完成「碳權認證」,儲能應納入碳權。在這場企業減碳競賽中,台灣企業需要更健全的遊戲規則—這正是政府的責任。
拚零碳水泥 台泥要做世界第一
說到碳排放,要燒煤、把石灰石加熱到1400度的水泥業肯定名列前茅。製造一噸水泥會排放840公斤的二氧化碳,但台泥公司董事長張安平卻在台灣率先喊出「2050水泥製品碳中和」。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目標,台泥該怎麼辦到?
「我沒有絕對的答案,但一定要拚到底。」張安平宣示,2025年要減碳11%,2030年減到30%。「現在雖還看不到2050碳中和的解決方案」,但他相信,到了2030年,科學進步會帶來答案。
迎面而來的減碳大挑戰,必須靠零排碳的純淨綠能才能達成;張安平說:「台灣絕對有能力做出全世界第一包零碳水泥。」有零碳水泥才有零碳建築。
身為高排碳的水泥業者,原本就是眾矢之的,台泥積極加入由碳揭露計畫、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共同推動的減碳平台,2019年底承諾上述減碳目標,並依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與國際能源署的方法學,制定減碳路徑。
去年7月,台泥成為東亞第一家完成減碳目標設定的水泥企業。不只台泥減碳,供應商也得一起減。在「供應商大會」中,張安平喊話:「大家跟我們一起朝同方向走,建立綠色經濟供應鏈的長期夥伴關係」。
去年11月台泥的法說會,投資法人提問一輪後,張安平反問:「大家都只談到錢,怎麼沒人問我減碳的事呢?」
台泥總經理李鐘培表示,台泥逐年增加減碳的投資, 各廠還設定減碳KPI、列入績效考核,「做不好要扣績效獎金」。
「這過程很辛苦,但當我們得到成果,會更有感覺。」張安平說。去年8月先取得台灣第一張水泥產品碳足跡標籤,由環保署驗明台泥的碳責任,同時向鋼廠、台積電等企業找尋水泥替代原料,也到非洲找到「高嶺土」新原料,做出來的水泥強度不變,卻可減少3、4成的燃燒熱源。
在水泥製程中,燒石灰石所用的能源是減碳關鍵。台泥採取「減煤增廢」策略:收集行道樹修剪下的枝條、稻稈及稻殼等農業廢棄物代替燃煤。燃燒的餘熱,也用來發電。
張安平也要求在水泥廠附近取得一千公頃土地造林,樹能吸碳、固碳,修剪下的枝條就是自用的生質燃料。
要達成張安平發下的豪願,關鍵除了製程減碳,就是發展綠能。台泥於是由一家水泥公司,朝向綠能集團轉型:風力、光電、地熱,多管齊下。
台泥成立「綠能公司」與台鹽合作,在嘉義、台南等地魚塭發展「漁電共生」的太陽光電。在台東,獲紅葉部落支持,打造台灣第一座結合觀光、溫泉的多功能地熱發電廠。
張安平說,台灣還有海潮發電等潛力,台泥都會嘗試開發。
儲能,是未來的重要綠色技術。台泥3月底啟用彰濱工業區全台首座「AFC智慧儲能系統」,看老天臉色的太陽能與風電都太不穩定,必須把發的電儲存下來,才能穩定調度供電。這座智慧儲能系統如同一套「超級電池」,存下綠電後,穩定和台電電網連結。這套技術全球目前只有特斯拉、南韓三星,以及台泥做得到。
用綠能不排碳,來抵掉水泥製程中排出的碳,張安平說,若還是無法碳中和,就使出最後手段「碳捕捉」,把排到空氣中的碳抓回來。
碳中和之路代價高、變數多,問張安平有多大的決心?他說:「你為你的下一代在拚的時候,你說決心強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