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第二波罷免明顯降溫,7個選區無論同意或不同意票,皆沒有超越遭罷免人物當年勝選得票數;此外,7人的同意票也沒有超過門檻線。
不過,7名國民黨立委的不同意票全數超過罷免門檻線。
726首波罷免當中不乏2024大選人氣角色,洪孟楷、黃健豪、廖偉翔、萬美玲4人,皆是2024大選全台立委得票數前十名的立委,洪孟楷和黃健豪得票數更是分別位居1、2名。
其中,高虹安、林沛洋、張智倫、魯明哲、呂玉玲、鄭正鈐、黃建賓等7人的不同意罷免票數,皆超越當初勝選得票數。其中以鄭正鈐票數差最為懸殊,不同意罷免票數整整比當選得票數多了2萬7291票,高虹安以2萬萬6239排第2名。
此外,洪孟楷的不同意票數相比當選得票數,少了3萬7004票,是25人當中落差最大者。
823第二波罷免,雖然選情不如726熱烈,但7個選區的投票率都逼近5成,其中顏寬恒、江啟臣所在的選區投票率皆突破5成,可見藍軍在地動員仍有成效。
726首波大罷免在藍綠最後衝刺拉抬選情後,選民紛紛出門投票,投票率更創下近年罷免案新高。其中傅崐萁所在的花蓮投票率衝破6成,國民黨台北市三姝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各自選區的投票率也逼近6成。
2021年,由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領銜的「核四商轉公投」,因投票人數並未超過最低投票門檻,且同意票數未高於不同意票數,未通過。
2025年,藍白聯手推動「核三重啟公投」,牽涉國家供電安全、地區發展、核能安全與地方民眾的生活福祉,雖然投票人數並未超過最低投票門檻,最終核三重啟公投不通過,但同意票數達434萬1432票,不同意票為151萬1693票,差距十分懸殊。
2021年核四公投,全台22縣市中,共有12縣市的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2025年的核三公投,全台22縣市的同意票皆大於同意票。
雖然重啟核三公投的同意票數達434萬1432票,約占投票人數的7成4,但全台投票率僅29.53%,在歷年公投當中排行倒數第三。僅論投票率,重啟核三公投只贏過「討黨產公投」的26.34%、「反貪腐公投」的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