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Q&A

Q&A 排版

Q1: 為什麼需要報稅?
報稅就是告訴政府你在一年內賺了多少錢、繳了多少稅,這樣政府就會決定你是否需要補稅,或者會退稅給你。所以,雖然這聽起來有點麻煩,但其實是保護自己權益的好機會。
Q2: 年收入多少免繳稅?
根據新制免稅額與扣除額,計算免繳稅門檻(以薪資收入為例):
‧ 單身無租屋:44.6萬以下
‧ 單身租屋族:62.6萬以下
‧ 雙薪無子女:89.2萬以下
‧ 雙薪帶2幼兒:146.1萬以下
註:即使免繳稅,若有退稅資格仍需申報。
Q3: 報稅資料不完整怎麼辦?
如果資料不完整,可以向稅務機關補件或修正資料。報稅前應仔細檢查,避免遺漏重要資料。
Q4: 如何修改已提交的報稅申報?
若已提交報稅申報,但發現資料錯誤或漏報,可以進行「更正申報」。需要提供修改的具體原因和相關證明。
Q5: 綜所稅如何課稅?
綜合所得稅採「累進稅率」,將你的各項所得加總後扣除免稅額與扣除額,再依照所得級距對應稅率計算,所得越高,稅率越高。
Q6: 誰可以列報扶養親屬?
納稅義務人可列報直系血親、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其他符合條件的親屬為扶養對象,但每人僅能被一位納稅人列報。
Q7: 誰可以免申報?
當全年所得未達基本免稅與扣除額總和,且無退稅需求者,即可免申報。但若符合退稅資格,仍建議主動申報。
Q8: 一般扣除額怎麼選才節稅?
可選擇「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使用金額較高者。若你有房貸利息、保險費、捐贈等費用,可試算列舉是否較有利。

※其他疑問可查閱財政部網站或使用24小時線上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

製作/林怡君
監製/劉姎宜、張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