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包袱
廣播金鐘獎得主溫士凱:
「人生下半場,為自己而活」

文/陳睿中

身兼金鐘得主、作家、廣播主持人、旅遊觀光大使等多重身分的溫士凱,2022年憑藉著「Danny的市場肚」,一舉再拿下2座金鐘。因工作經常四處旅行、品嘗美食,也讓溫士凱總被朋友笑稱,早是進入「半退休」狀態。

已過天命之年的溫士凱認為,人生區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歲以前,這時候的生活其實沒得選擇。而20歲到40歲的時候,開始第一次做人生抉擇:決定大學、工作、朋友圈。第三個階段是40歲到60歲,雖然外貌、經歷不見得會比前階段美好,可是成熟度、圓融度最好,人也比較容易看開、得到滿足。溫士凱認為,這是人生最精華的時間。

到了60歲至70歲,溫士凱認為人所面臨的現實面,可能是擔心退休金、擔心晚年生活,許多朋友都處於這個階段。至於最後,就是70歲以後。藉由照顧父親最後一段路的經歷,溫士凱很明確感受到,其實人會很清楚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個階段,而你需要了解,屆時該如何面對真實的自己。

此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與狀況,相較起來,40歲就會是人生重要的基準點,人要思考「我要什麼樣的生活?」因此當過了40歲,溫士凱就以「我不要有任何的包袱,好好享受當下」的態度面對人生。

溫士凱認為,40歲到60歲是人生最精華的時間。記者王聰賢/攝影
身兼金鐘得主、作家、廣播主持人、旅遊觀光大使等多重身分的溫士凱。記者王聰賢/攝影

思考未來的樣貌
有目標的「半退休」

退休是什麼?每個人對退休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溫士凱認為應是「衣食無慮」,而且不讓身邊的親友擔心。但他覺得,許多人無法真正的面對退休,因會怕失去方向、內心會慌。所以他認為,應要「有目標的半退休」,例如可學習繪畫、旅遊,讓生活維持動力。但是他建議,此時心態宜輕鬆面對,不應抱持著「畫畫一定要舉辦個展」之類的過度態度,否則又會陷入另一個全職人生。

比起一般人,溫士凱覺得自己幸運之處,在於自己可選擇想要做的事情,也喜歡做想要做的事情,而且目前仍持續進行當中。

身兼金鐘得主、作家、廣播主持人、旅遊觀光大使等多重身分的溫士凱。記者王聰賢/攝影
溫士凱以「我不要有任何的包袱,好好享受當下」的態度面對人生。記者王聰賢/攝影

每年寫下待做清單 為自己而活

每一年,他都會寫下20個待做清單,2022年清單就包含剛實現的「親手登台拿金鐘」,還有看極光、去南極等目標,希望透過心想事成、逐步實現的方式,讓自己保持動力。此外,「家庭」更是現階段的人生重點。由於過去在美國求學,失去12年的家庭時光,因此溫士凱不僅假日總會返鄉陪伴家人,退休後也希望能彌補過去的空白。

溫士凱因工作經常四處旅行、品嘗美食。圖/溫士凱提供
溫士凱因工作經常四處旅行、品嘗美食。圖/溫士凱提供

「如果明天就退休,會怎麼安排?」溫士凱覺得若能力許可,就會完成看極光、南極的夢想,並多安排非工作的旅遊;還會寫東西、演講、做廣播,不讓自己停下來。「聽起來,不是跟現在差不多?」面對如此疑問,他笑答「所以朋友笑我早就已經半退休!」

溫士凱還表示,或許退休後的某天,會把「溫士凱」的身分放下。因為人生的下半場,不應是為了其他人而活;不論安排的精彩與否,都是自己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知道「要為自己而活」!

溫士凱在秘魯的馬丘比丘。圖/溫士凱提供
溫士凱體驗高空跳傘。圖/溫士凱提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