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新世代 速關燃煤發電
氣候覺醒 德國周五為未來而戰 敲到政府醒為止
歐洲走在全球減碳的最前線,但歐洲人對邁向減碳甚至零碳的進度越來越不滿意。德國2022年減碳承諾確定跳票後,反煤抗議在德國各地烽煙四起,光是今年八月中在柏林就有三場抗議,中、小學生響應瑞典女孩發起的「周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每周五在德國各地上街遊行,示威者要求政府積極提出保護氣候的政策,提早廢除燃煤發電,「敲到政府醒為止」。
今年八月十六日德國首都柏林伊凡里德公園(Invaliden Park)聚集上千人,除了十幾歲的中小學生之外,還有老奶奶、教師團體聚集在公園廣場上,聲援氣候行動,為氣候發聲。參與者拿著鍋碗瓢盆、水桶在公園聚集,並且敲打,高聲唱出:「能源、能源、能源,廢除煤炭,支持再生能源」、「我們只能在再生能源中看到我們的未來」的歌詞,試圖敲響政府以及部分再生能源的保守勢力。
遊行從公園出發,參與者除了中小學生之外,還有老奶奶團體、老師團體等分別拿著「Grannies for Future」「Teacher for Future」的標語出席支持。隨後上千位示威群眾沿著夏森街(Chaussenstraße)、施普雷河,最後抵達能源組織團體創新新社會市場經濟INSM(Intiative Neue Soziale Marktwirtschaft)抗議。
氣候罷課行動延燒國際,德國也如火如荼,學生罷課抗議,就連家長、老師都支持。還有祖孫三代共同參加,氣候罷課行動從中小學生擴及到各個年齡層,幾乎成為全民運動。
響應罷課行動 祖孫三代出動聲援保護氣候政策
女法官雅娜卡德吉斯(Jana Kadegis)一家三代一起聲援抗議行動,她說,她女兒十歲,因為住在柏林之外25公里的波茲坦城,因此陪著孩子一起來參與示威遊行,至於孩子罷課的行動,她說,「我覺得讓女兒來參加這個活動是好的,因為在這裡比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更多。」
周五為未來而戰柏林主辦人18歲的克拉梅爾(Clara Mayer)表示,他們所提出的不是新的訴求,而是要讓政治家記得遵守巴黎氣候協約,達成保護氣候的目標,他們也觀察到,雖然德國定下再生能源百分之百的發展目標,不過,目前困難仍重重,像是去年就有3萬個再生能源的員工,因為風力電廠工程案變少而遭到裁員。政治人物沒有實際行動,他們將會持續地示威,一直到政府許諾把他們從氣候危機中拯救出來。
零煤電大業 英倒數2025
當台灣燃煤發電占比仍在近四成的高點難以下降之時,世界第一個燃煤發電國家-英國,僅費時不到八年的時間,就減少近四成的燃煤發電。目前,英國無煤發電已成新常態,2012年英國燃煤發電占比還有百分之四十二,與台灣相當,但去年英國的燃煤發點僅剩百分之五。預計2025年前關閉最後一波燃煤電廠,擁抱藍天,向骯髒的能源道別。
目前在英國,無煤發電已經成為「新常態」。今年5月還有兩周都不使用燃煤發電。
英國能源研究中心教授吉姆華生(UK Energy Research Centre, UKERC,Professor Jim Watson)表示,除了民眾已經受不了燃煤所帶來的空氣汙染之外,2050年碳排歸零是英國能源廢除燃煤最重要的依循目標。英國今年通過氣候變遷法(Climate Change Act)修正,將2050年底之前達到零碳排目標納進法律,成為第一個將零碳目標入法的國家。英國現正致力提升離岸風電發電量、核能佔比,以及發展碳捕捉技術等來達到零碳發電。
英國廢煤怎麼這麼有魄力?
英國綠色和平組織政策主任道格帕(Doug Parr)表示,再生能源的製造成本持續降低,再加上英國有不少天然氣站,都可以替代燃煤發電,且英國國內許多煤發電站也都老舊,達到除役年限,都是促成英國可以這麼快速廢除燃煤的原因。吉姆華生表示,過去十年之間,英國已經發展了其他電力來源,尤其是再生能源長足進展,此外,還有天然氣以及核能等,可以支撐英國的電力結構。
不過,英國即使不使用燃煤發電、要達到完全零碳也不容易,吉姆華生表示,由於英國家戶供熱系統主要來自天然氣,天然氣仍屬化石燃料,仍會排碳,業界、政府正致力發展碳捕捉技術,來達到零碳目標。
關鍵兩判決 荷蘭加速擁抱永續再生能源
即使2015年荷蘭加入巴黎公約後,也沒有非常在意減碳目標,結果被荷蘭環保組織Urgenda基金會代表800多位公民「告政府」,認為荷蘭政府明知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及急迫性卻無積極作為,未盡保護公民責任,職責疏失屬違法行為。這項官司在2015、2018年兩度判決,都要求荷蘭政府修正減碳目標,是荷蘭法院上一項歷史性的裁決。
荷蘭的外海樹立起一支支的風機,在港口陸續布建氫氣生產基地,從2015年的再生能源「後段班」,荷蘭喊出的減碳、永續時程現在與先起跑的德國不相上下。陽光與風車驅動了荷蘭的農牧發展,如今改為風機與太陽能驅動荷蘭的經濟發展。擁有核能、煤電和天然氣各種資源優勢,荷蘭卻在最近宣布各種石化、核能退場時程,全面擁抱永續能源。
荷蘭從再生能源後段班躍居前段班
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政策部根據「巴黎協定」和「國家氣候法」,在今年6月底發表了最新的「氣候協議」,發布多項目標:荷蘭溫室氣體2020年排放量將先較1990年降低30%,2030年降為50%,2050年減少95%;2021年起,荷蘭正式課徵碳稅,從每噸30歐元,10年後漲為125-150歐元;所有燃煤發電廠必須在2029年底關閉或改為生質電廠;2018年起新建房屋停用天然氣,將推動150萬戶老舊房屋改設管線、100萬處公用事業建築改善用電效率。
荷蘭經濟事務和氣候政策部長艾瑞克韋伯斯(Eric Wiebes)指出,各項策略和數字是基於政策制定,要讓經濟發展更具可持續性,但大量引進永續能源也要讓企業與家庭覺得可行,財務影響要降到最低,因此同步推動對低收入戶、社會住宅的補貼策略。
2017年10月荷蘭選出新聯合政府,執政聯盟認知到氣候變遷議題的未來嚴重性、能源轉型必須更積極,因此持續公布多項能源轉型政策與相關進度,以讓民眾和企業了解未來策略規劃方向。
建設「都市綠心」 烏特勒支停用天然氣
烏特勒支地區(Utrecht)是荷蘭積極進行永續規劃的城市。烏特勒支市副市長維克特艾維哈特(Victor Everhardt)表示,發展要兼顧民眾的工作、健康和生活空間,中央有減碳政策,但民眾必須能承受減碳、零碳的代價,所以民眾的參與態度很重要。
烏特勒支市2015年曾廣邀市民參與能源轉型,請公民參加「城市對話」,討論共同達到能源政策目標。維克特艾維哈特指出,除了老屋改建,市府看好年輕人對新觀念的接受性高,在最近一次社區建案中,主動和未來居民溝通房屋設計方向,包括天然氣替代方案、引進永續能源方案。他坦言,民眾未必想參加座談、反對聲音也多,甚至在網路批評,「溝通需要時間,還有很多耐心」,政府有必要對民眾說清楚未來發展進度,讓民眾提出意見、認知政策發展。即使不接受,也要理解,才能減少推動的阻力。
另外,烏特勒支市政府從社會住宅開始著手逐步提供補貼,讓老房屋逐步淘汰天然氣管,引進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解決方案。最近(Overvecht)地區,市府提供4,700萬歐元補貼,改建約372戶的私人與出租房屋,成為第一個停用天然氣供應的地區。2020年將啟動的Wooderlands 計畫,也是邀集民眾、社團參與討論的造鎮成果,要在市區建設「都市綠心」。維克特艾維哈特坦言,民眾習慣於公用電網、天然氣管更是荷蘭家家戶戶必備冬天供暖系統,所以政府一面要讓家戶從瓦斯轉型到地區性供暖,並且提供住戶申請隔熱和暖氣設備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