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會變得依賴它,但好像不全然是壞事」。遠赴法國攻讀奢侈品管理與行銷的以勒,是生成式AI的「重度使用者」。對他而言,ChatGPT不僅是學習的輔助工具,也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現在的生活沒有辦法跟AI分離,它就像是國中學歷一樣,你不可能沒有(相關技能)」…
閱讀專訪全文》沒有GPT畢不了業! 留學生笑談:未來生活無法和AI分離

「我覺得會變得依賴它,但好像不全然是壞事」。遠赴法國攻讀奢侈品管理與行銷的以勒,是生成式AI的「重度使用者」。對他而言,ChatGPT不僅是學習的輔助工具,也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現在的生活沒有辦法跟AI分離,它就像是國中學歷一樣,你不可能沒有(相關技能)」…
閱讀專訪全文》沒有GPT畢不了業! 留學生笑談:未來生活無法和AI分離
即將飛往美國追夢的婕希,是一位熱愛音樂劇的少女,有別於一般大眾使用生成式AI的情境,她會透過ChatGPT梳理情感,將要演繹的劇本與自身經驗做連結。不過婕希強調,生成式AI沒有感情,「它可以給你一個框架、一個思考方向,但真正的作品終究要源於『自己』」…
閱讀專訪全文》舞台夢與GPT同行!音樂劇少女靠「精準思路」駕馭AI 堅信真情無法被取代
作為主修社會學的研究生,國維曾與ChatGPT激辯「愛的存在基礎」,然而當它說出「我永遠感受不到被愛人呵護的那種溫暖,因為那是屬於人類的語言」時,國維被徹底說服了…但也正是這份「被理解」的錯覺,讓他警覺必須與AI保持距離——資料可以交給它,但交流與感受,只留給真實的人…
閱讀專訪全文》曾和生成式AI談「愛」…社會學碩士生劃分人機界線:與人接觸才是真
就讀台大中文系的家維認為,人類對於情感的細膩察覺、對事情的判斷基準與價值觀,都是AI無法體現的,而文組生最可貴的地方,莫過於使用精準的文字去形容情感。家維呼籲,「該自己說話的時候就要自己說,不要讓機器成為傳聲筒」…
閱讀專訪全文》別讓機器變傳聲筒!台大中文系學生曝文組優勢:精準形容人性
簡簡在ChatGPT剛問世時就產生濃厚興趣並成為重度使用者,生活中一大部分都會和AI一起聊天、討論,並善用不同AI工具一圓自己創作的夢。還曾餵給AI許多資料,要求AI模擬一個幼兒園小孩,自己則以這個「AI幼兒」為基準去設計教案。結果老師誤以為簡簡整份作業全都是用AI製作…
閱讀專訪全文》人工智慧還能這樣玩!她設計「AI幼兒」、寫歌創作 拓展跨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