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時間 2022/03/02 10:00
首屆108課綱高中生歷經兩年多來製作學習歷程檔案、適應大考制度考科題型變化,學測成績放榜後,也開始志願選填與面試準備,udn整理從志願選填、校系選擇到甄試技巧,提供考生參考以進入理想中的學校。
學習歷程檔案的碰撞磨合、大考制度考科題型的變化,前無古人的全新局勢,師生都是戰戰兢兢。首屆108課綱高中生,要如何克服劣勢,在混亂中走出理想的升學之路?
在六大指引作品類型呈現建議,包含「學習單」、「課堂活動成果」、「實作作品」、「實驗紀錄」、「專題報告」和「綜整式學習紀錄」。
學測「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參採學習歷程檔案,然而今年學測數學A偏難,有校長認為靠學測分數就能決定篩選結果,真是如此嗎?讓多校老師分析給你聽。
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表示,今年首度出現數學B,建議社會組考生可參考108年個人申請成績門檻,作為今年選填科系的落點分析。
升學輔導專家提醒,考生在考完學測後可提前準備三件事,包括估算學測成績、預估申請校系以及蒐集校系資訊。
升學專家指出「今年是填科系的夢魘」,過往台大醫學、陽明交大醫學系落點都是四科60級分,今年數A難度增,也是五選四科目後首度估59級分。
除了從自身出發,掌握時代趨勢也是選系必須考量的一環,哪些科系歷久不衰?哪些科系嶄露頭角,「2021十大新興熱門職務調查」帶你看。
重要的選填志願環節也攸關考生未來的就業景況。一名台大生就PO文分享3大類組該如何選填志願,讓許多網友直呼好中肯!
專家表示,當代進修管道多元,學生考取某所大學,仍有機會到他校或上網學習、交友。企業主相較之下更重視主修專業,她認為「選系比選校更重要」。
「私校退場」成為近年高教熱門議題,技職更是退場重災區,許多學生和家長深怕選到「沉船大學」,原來用「四大指標」就能帶你避開地雷。
「一間學校的名字,真的會影響人的未來嗎?」一名網友因不想就讀學費昂貴的私校,選擇以國立收費的佛光大學,讓他有了這樣的疑問...。
回顧高中填志願時,老師不斷洗腦填明星大學,就算對該科系不感興趣,老師也會要他們「硬填」,還稱「未來可轉系、雙主修」,直到進大學才發現不容易...。
104人力銀行指出,大學不全然是職業訓練所,選填志願可綜合評估三大方向:興趣何倫碼、畢業出路、以及產業趨勢及薪資。
教育部2021年2月核定通過成立「台灣國立大學系統」,整合11個國立大學資源,而跨校學習是一大學習優勢,準大學生選填志願時可納入考量。
三大「燙金產業」──半導體、軟體網路、金融業徵才「最常」邀約大學排行榜出爐!除了知名頂大之外,老牌私校、私立技職也因以量取勝或產學合作成為企業挖寶人才庫。
企業最愛的大學排名已更替洗牌,成功大學搶下「整體排名」與「公立一般大學」雙料冠軍,成最大贏家。
考生開始為填志願煩惱,畢業後能否順利接軌就業也成考量。遠見雜誌和人力銀行分析近10年各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實際月薪」數字。
若以「畢業出路」作為選填志願的考量,人力銀行就分析近十年大學畢業生的資料發現,在各學群中以「工程學群」月薪中位數居冠。
早期大家依學校排名、科系分數高低一路填下來,之後則是提倡應依興趣來選填。如今,國內四大人力銀行則這麼說...。
一名網友分享,身邊朋友在選填志願時,原本目標是頂大社會科學系,卻因分數限制只能去私立大學的社會科學系,朋友爸媽竟以「判斷錯誤」決意插手。
九年級學生對哪些大學科系最感興趣?百大科系反映出新世代「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趨勢,「不吝展現自我」是九年級的特色。
每當大考成績放榜,總會幾家歡樂幾家愁。不過即使成績不夠理想,也還有再拚一次的機會。考生們該如何轉換心情,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
個人申請二階面試預計五月登場,資料繳交與面試跟前兩年無太大差異,升學輔導專家與大學教授都建議,考生面試前務必清楚報考動機...
老師提醒學生除了要掌握時事,並且在專業興趣方面,也要對自己過去所參與的研習活動,一定要有體悟與感想,才能獲得青睞。
製作編輯謝亞庭、張瑋珊 / 製作單位聯合新聞網
複製連結成功